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商丘期末)  两宋时期,都城形成一个开放城市,临街开店,沿街叫卖变成常态,景德年间(1004-1007)夜市更延至四更,甚至“通宵买卖,交晓不绝”。材料表明(  )
    A . 商业经营突破了时空限制 B . 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
    C . 市场活跃夜生活丰富多彩 D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1. (2023高三上·贵州月考) 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和汉长安城,作为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其南城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城墙曲折如北斗七星,所以汉长安城有“斗城”之称,这是强调城郭与宇宙同构,与天地呼应,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著名的“长安九市”则在城市的西北角上,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汉长安城80%以上的面积都是宫殿区,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与南北主轴线的道路两边,城内的宫殿、贵族的府邸、官署等建筑基本占到全城大小的三分之二,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长安城郊有大型的游猎场、角马场和园林建筑,提供给皇室和贵族享用的。

    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内部修建了密集发达的道路、高架水渠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三个港口用来运送物资,手工业市场遍布整个罗马城内和城郊,城内的市场和仓库超过了320个;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建筑沿着道路呈现辐射状分布,皇帝的府邸和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广场外侧,这样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韩俊英《秩序与反秩序之美——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形态比较》

    1.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 1. (2023高一上·沧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宋真宗时期,社会经济已经恢复并重新走向高涨,商品流通的活跃,为市镇发展奠定 了基础。在浙东地区,由于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不足,相应地,经济作物种植和山区 林业、沿海渔业则十分发达;地处沿海的越、明、台等府州,盐业市镇十分兴盛;如绍兴府,自 六朝以来一直是纸业中心;萧山县西兴镇,位于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与临安城郊的浙 江市隔江相望,处于水路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从地区发展来看,绍兴府的发展水平明 显高于其他各州府,居浙东首位;从个体发展水平来看,如绍兴府的曹娥镇、渔浦镇、龙山市 等,年商税额在1000至5000贯,已接近县级城市的水平。这些镇市实际上充当了与县城 同一层次的经济中心地的角色,发挥着将远离州县城市的广大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的作用。

    ——摘编自姚培峰《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材料二

    到了明代初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 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如长江流域的刘家隔,其“始居民十数家,宣德、正统间,商贾 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益众,卒成巨镇。”浙江崇德石门镇因榨油业的发达,成为拥有 数千家的巨镇;嘉善的甘家窑镇,则是“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的电江市,“居民数百家,铁工过 半”。这些市镇的经济活动,有的已超出地区性的限制,而和全国各大都市发生联系,并在一 些丝织业市镇出现了“有力者雇人织挽”的现象。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浙东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浙东市镇经济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
  • 1. (2023高三上·四川月考) 成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中期至宋,当时的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要数扬州和益州(成都)。唐开元年间,成都府的人口户数为137046户,在当时位列全国第二。宋代时,成都为西南大都会,素号繁丽、百货川委。宋人田况有诗写到:“蜀虽云乐土,民勤过四方……所以农桑具,市易时相望”。           

    ——据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不断发展。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从欧洲购买机器设备,创办西南地区第一家机器厂——四川机器局,四川开启了早期现代化进程。四川机器局管理上采用封建官僚社会的管理方式,早期主要生产机器、枪炮、火药等,后期还增加了电灯等民用产品。在四川机器局的带动下,一部分官僚绅商等投资现代工业企业,到1911年四川近代工业企业遍及矿业、印刷、纺织等20多个行业,还对云南等周边省区的现代工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据何一民、王毅《成都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成都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机器局创办的特点,并分析四川机器局创办后的积极作用。
  • 1. (2023高二上·成都月考) 唐朝后期,兴起了许多农村定期集市,有墟、集、草市等称谓。史书记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以张桥行市为县”;穆宗长庆年间,“沧州置归化县于福寿草市”。这说明(    )
    A .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B . 商业发展影响城镇布局 C . 城市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 D .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都城的变迁

    材料一:自西周以来,许多王朝在西安建都。为了都城的营建及其他相关土木工程活动,关中及其周边山地的原始森林遭到大量砍伐。隋朝建都时,生态破坏导致农田面积缩小,粮食单位产量和总产量下降,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关中“天府之国”的优势丧失。随着都城人口的增长,关中农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凸显,长安难以依靠关中达到自给自足。隋唐时期的漕运和交通开发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

    ——摘编自霍斌《史说长安·隋唐卷》

    材料二: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来回游移。这种政治文化中心的游移不定,直至晚唐节度使朱温灭掉唐朝,彻底迁都洛阳并开启五代而结束。此后,洛阳开始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唐朝后的五代政权,有三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也曾定都洛阳,两个政权(后汉、后周)定都汴京(开封),开封又一次进入历史视线,后来的北宋就定都汴京(开封),而南宋政权又把都城移至临安(杭州)。

    ——摘编自王宁宁等《从隋唐大运河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东移与乐舞形态格局嬗变》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隋至南宋时期都城变迁趋势的认识。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至西晋时期,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始终位于临淄。西晋末年,前赵大将曹疑占据临淄,“疑以临淄城大,地平难守,乃于城东南四十里尧山之阳筑广固城”。东晋末年新筑东阳城,后又有南阳城。广固城和东、南两阳城均是现代青州城的前身,青州在南北朝隋唐时代始终作为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宋金元时代济南城的发展令人瞩目,明代洪武九年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迁至济南,可视为统治者在行政上对济南中心城市地位予以最终确认的标志。

    材料二

    材料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嘎《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的转移进行合理解释。

  • 1. (2023高二下·万州月考) 唐宋时期,城市居民户等的划分与缴纳房屋作为财产的税负有关,即房屋已经成了城市居民重要的财产收入来源。这反映了( ) 
    A .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B . 城市居民负担沉重 C . 城市管理更加细化 D . 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 1. (2023高二下·龙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相伴而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着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运河营造了城市,城市推动了运河的不断发展,城因运而兴,运因城而凿,运河与城市一起又推动着运河城市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变迁或改道又会导致运河城市的变迁甚或衰落。 

    ——摘编自王明德《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 (2023高二上·大理开学考) 《宋刑统》中明确规定,禁止市民在墙上凿洞、向街道排放垃圾,如果有敢触犯者,将会受到刑事处罚。另外,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堵塞河道的违章建筑,官府有权力采取强硬手段将其拆除。据此可知,宋代( )
    A . 城市规划杂乱无章 B . 注重城市环境治理 C . 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D . 有意维护等级秩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