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辽宁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古希腊许多独立小国并存的状态贯穿了希腊文明的始终,城邦的理想是独立与自足……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把自己对于宇宙人世的关怀称为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涉的是人自身,是人对外部自然统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觉醒。 

    ——整理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城邦文明》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E、F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特点。
  • 1. (2023高一下·辽宁期中) 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A . 种姓制度 B . 禅让制度 C . 分封制 D . 分化制度
  • 1. (2023高二上·梅河口月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如果从宗教派别区分的话,印度文化可分为婆罗门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伊斯兰教文化、耆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和近代发展起来的巴哈伊教文化。这反映了印度文明( )
    A . 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B . 推动世界文明的融合 C . 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 D . 包含世界所有的文化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图,该图可印证古印度( )

    A . 等级结构趋于复杂化 B . 各族群融合的进程加快 C . 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 D . 种姓制推动了民族迁徙
  • 1. (2023高一上·南山期中)  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 .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种姓制度,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 参观希腊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 1. (2023高三上·安徽开学考) 1924年至1925年间,印度喀拉拉邦爆发了帮助贱民获取进入寺庙权利的瓦伊科姆非暴力抵抗运动。运动领导人在初期就向甘地求援,希望他能出面帮助该运动获得国会支持。此后,甘地想方设法使印度全境充分了解了此次运动。材料所述做法意在( )
    A . 丰富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的内涵 B . 批判种姓制度的不合理性 C . 促进印度社会各阶层团结合作 D . 发动民众反抗英国殖民者
  • 1. (2023高一下·杭州月考) 在印度的梵文中“种姓”一词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故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 婆罗门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B . “贱民”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C . 不同种姓之间可以通婚 D .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 1.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古代印度笈多帝国时期编写的《摩奴法典》是当时印度教徒生活的基本准则,它宣称每个人的道义责任是遵守自己的种姓传统,参加与生俱来的种姓集团的宗教仪式和活动,无论这种习惯多么粗陋、简单或不可理解。由此可以推断,种姓制度( )
    A . 得到笈多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 . 是影响当时政令不够统一的重要原因 C . 推动印度教成为当时印度的主要宗教 D . 产生于印度教提供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 1. (2023高二下·合肥期末)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同时规定:“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如果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那么只能是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那么可以暂缓偿还,并且不得用人身作抵押。”古印度的这些规定反映出( )
    A .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的保护 B . 血缘等级制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性 C . 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降低 D . 教会的势力对世俗权力的强烈干预
  • 1. (2023高二上·海口月考) 下表所示为公元前6 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情况。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                                                                                                                          

    社会结构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成分及职责

    宗教祭祀

    统治和保卫国家

    普通劳动者

    服务于前三个等级

    不可接触者

    A . 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业 B . 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 C . 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 .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