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九龙开学考) 20世纪初,共和革命影响日益扩大,“出保皇党(立宪派)入革命党者,不可以千数计”。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以民主共和为目的的革命闭体。这表明(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开始 B . 辛亥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C . 推翻清政府成为各界共识 D . 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扩大
  • 1. (2024高三上·吉林)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

    3

    3

    1

    1

    1

    1

    A .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 . 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 .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 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 1. (2024高三上·宜宾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何认识中 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年)的基本线索即基本发展脉络,是近代史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此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胡绳提出三次革命高潮说,认为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为线索,被称为“三次高潮说”。第二种是李时岳、胡滨提出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梯作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第三种,戚其章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才能体现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不能列入基本线索的标志之内。这样,“太平天国一维新运动一辛亥革命,便构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梯”。第四种是刘大年提出的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说,近代历史的基本运动内容有两项,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二是实现近代化;认为整个民族运动的过程,也就是中国要求改变社会落后,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 (2024高三上·官渡开学考) “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国民革命运动 D . 解放战争
  • 1. (2024高三上·官渡开学考) 马勇在《百年巨变——乱世晚清和民国乱象》一书中指出,重新建构的中华民族确实没有遵从孙中山的设计,而是沿着晚清十年君主立宪的路往前走,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为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作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 . 打开了通往民主政治之门 B . 加速了中国君主立宪的步伐 C . 消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阴影 D . 冲击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 1. (2023高二下·九江期末)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错误的是( )
    A . “戊戌变法”——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 B . “辛亥革命”——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 .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步伐 D .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 (2023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 . 政局变动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 B . 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成功尝试 C . 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 D . 违背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 1. (2023高一上·期末) 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报刊大量辟有“社论”“社说”“论说”“时论”等栏目,且报刊舆论篇幅所占比例有全报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部分报纸在版面上辟有专门刊头的副刊,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国民日报》的“黑暗世界”、《申报》的“自由谈”等。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报刊宣传( )
    A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B . 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 C . 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D . 提出了国家治理新方案
  • 1. (2023高一上·郑州期末) 武昌起义后,各地先后出现多种旗帜,最终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武汉军政府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    )
    A .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B . 辛亥革命实现国家统一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近代国家特征开始显现
  • 1. (2023高一上·莆田期末)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③①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