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 . 大禹 B . 商汤 C . 周武王 D . 周厉王
  • 1. (2024七下·南宁)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1.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A . 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D . 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 1. (2024七下·榆树开学考)  据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定为前1046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分别发生的事情是(  )
    A . “家天下”开始、商汤建国、武王伐纣
    B . 涿鹿之战、尧舜禹禅让、牧野之战
    C . 夏王朝建立、盘庚迁殷、西周建立
    D . “公天下”开始、“商汤都亳”、“国人暴动”
  • 1. (2024·荆门模拟) 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2070年 B . 公元前841年 C . 771年 D . 公元前770年
  • 1. (2024·) 考古是探究历史的重要途径。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材料二: 刻有文字的甲骨

     

    材料三: 右图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武王征商簋”的铭文, 内容如下:“武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锡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阑地论功行赏, 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1. (1) 材料一中的稻谷也出土在左侧地图的哪一个遗址中?(写序号)该地稻谷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的甲骨出现在哪一朝代?甲骨文的发现从文字发展史和史料价值上看,分别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三的铭文记述了哪一场战役?该铭文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对西周历史的记载相比,谁的可信度更高?请说明理由。
    4. (4)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们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 1. (2024九上·自贡期末) 《央视新闻》“每天认识一件文物”栏目以“这双眼睛曾见证过中国最早的王朝”为题介绍下图文物。它可能见证了(    )

    A . 人工取火的出现 B . 野生水稻的培育 C . 王位世袭制确立 D . 牛耕的使用推广
  • 1. (2024·六盘水模拟) 建筑与城市承载历史记忆。
    材料一:

    ①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这里有大型宫殿和宗庙建筑,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以及刻有文字的甲骨

    ②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维吾尔、藏、苗等少数民族首领都曾到此觐见皇帝。这里见证了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

    ③陕西西安大雁塔,是为保存玄奘由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而修建的,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古印度佛教建筑形式融合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

    材料二:东京州桥遗址位于河南开封。 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州桥遗址重大考古成果。以下是依据考古成果整理的资料:

    州桥和汴河河道遗址

    大型石刻壁画

    瓷器标本

    州桥是北宋东京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正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对大内御街……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

    河道两岸发现的宋代大型石刻壁画,刻有海马、瑞兽、仙鹤、祥云等,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近桥两岸皆石壁,雕携海马、水兽、飞云之状”相吻合。

    出土了5.6万多件瓷器标本,涵盖了宋代以后众多窑口。瓷器上有文字、纹饰,涉及绘画、建筑、科举、市井生活等方面。

    材料三:英国近代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从 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19世纪晚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还出现了工矿、港口、海滨、休闲、交通枢纽和商业型城市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等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以上建筑或遗址按照其反映的时代先后排序。任选两处建筑或遗址,分别说明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发展状况。说出州桥遗址发现的史料价值。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 1. (2024七上·宁明期末) 社会历史汹涌的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它”的足迹来探寻神秘历史的真相。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 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烺(利簋) 释文(改编)

    利簋铭文拓片

    材料三  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

    材料四  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请你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分类,属于文字史料的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对比材料 、二,可以证实商周时期的什么史实?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利簋代表了什么时期的文明?请你再举一例代表这一时期文明的青铜器。
    3. (3) 材料三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填序号,)

      儒家经典的代表是;与历史学习辩证思维相统 的是;符合先秦历史发展特征需要的是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发展中留下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 1. (2024七上·宁明期末)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

    统治者

    夏桀

    商纣王

    秦始皇

    政策

    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台榭,骄横暴虐, 大肆挥霍

    对外征伐, 修筑豪华宫殿, 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一系列大工程等

    A . 实行残暴统治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实行民族压迫 D . 加强文化专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