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下·新晃期末)  “今天,我们缅怀一位真正的粮食英雄……通过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使数百万人摆脱了饥饿。他于今天去世,享年91岁,但他所留下的遗产和结束饥饿的使命将持续下去。”这篇推文中的“他”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 1. (2023八下·双峰期末) 以劳动筑基,以奋斗开路,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下列人物中,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劳动模范是(   )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邓稼先 D . 钱学森
  • 1. (20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对此回应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摘自于《长江日报》新闻稿 2009年10月8日

    材料二  小岗村一下子由“讨饭村”变成了“冒尖村”。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高兴地说:“千条计、万项策,不如到户‘一剂药’”。小岗人对包干到户的感情表现得相当突出,他们担忧地询问:“中央的政策是否会变?是否会再度‘拢大摊’? ”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

    材料三 

          

    2012〜2016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变化表

    2010〜2015年西部贫困发生率对比表

    1. (1)  以杂交水稻的巨大贡献为例,说明材料一中袁隆平的观点。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与“一剂药”和“拢大摊”相关的中央政策。
    3. (3) 材料三中的两张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变化?
    4. (4) 综上所述,归纳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 1.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众多杰出的科技发明创造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构成了人类智慧的历史回响一里人物与他们获得的荣誉相连,正确的一组是( )

    a.蒸汽机之父 B.杂交水稻之父 C.汽车之父

    A . ①——a②—— C③—— B B . ①—— B②—— C③——a C . ①—— C②——a③—— B D . ①—— C②—— B③——a
  • 1. “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 1. (2024·保山模拟) 在包头开往青岛的K712次列车上,每个餐桌都放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牌,提醒乘客按量取食。可见“光盘行动”在全国的广泛兴起。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

    A . 袁隆平 B . 孔繁森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教科书中的英雄模范人物;黄继光、邱少云、蒋道平、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杨利伟、屠呦呦。

    材料三:1956年到1966年我国工业品主要增长情况。

    产品名称

    1956年产量

    1966年产量

    增长(%)

    原煤(万吨

    11000

    25200

    129.9

    发电量(亿)

    166

    825

    397

    原油(万吨

    116

    1455

    1154

    钢(万吨)

    447

    1532

    243

    机床(万台

    2.59

    5.49

    112

    汽车(万辆)

    0.17

    5.59

    3188

    棉纱(万吨)

    95.2

    156.50

    64

    化纤(万吨)

    (57年)0.02

    7.58

    37800

    自行车(万辆

    64

    205.3

    220

    缝纫机(万絮)

    20.6

    142.40

    590

    手表(万只)

    (57年)0.04

    128.90

    322100

    ——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材料四:1958年6月21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8月3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 (1)  材料一的结论是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基于这个结论,大会指出了当时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 (2) 要把材料二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分为两类,你会怎么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它与材料二中同时期英雄人物有何联系
    4. (4) 材料四总路线的指引对当时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 1. (2023八下·织金期末) 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中国精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三十万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隐姓埋名28年,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贡献奖章。“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019年共和国勋章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如图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并指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袁隆平在农业方面最重要的成就。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体现出的中国精神。
  • 1. (2023八下·安顺期末) 如果要为下面一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是(    )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021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

    •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A . 科技成果造福人民 B . 生物医学世界领先 C . 国防实力极大增强 D . 交通、通信不断发展
  • 1. (2023八下·海南期末) (3分)如图是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  )

    A . 杂交水稻之父 B . “铁人” C . 解放军好战士 D . 党的好干部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