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蔡甸模拟)  【中国式发展道路】
    1. (1)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摘选自俞祖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和思想方面探索的重要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 中国式发展道路与西方发展道路的比较:

      欧美

      中国

      角度1

      发展道路:①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关史实:三角贸易;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发展道路:②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2

      民主道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民主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角度3

      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就是指由西方文明所主导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其本质就是以西方文明为内核,融合了现代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是以中华文明为内核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教条之中的,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②处补充完整。说说为什么中国能走上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

    3. (3)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 1. (2024·蔡甸模拟)  数据统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是《敌后战场抗击日军情况统计表》,该数据表明( )

    年度

    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兵力(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

    1938

    400 000

    58.8%

    1939

    540 000

    62%

    1940

    470000

    58%

    1941

    460000

    75%

    1944

    468900

    64%

    1945

    758700

    69%

    ——数据来源《中国现代史纲要》

    A .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B . 两党团结协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 D . 中国共产党为战后指明奋斗方向
  • 1. (2024·蔡甸模拟) “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 (2024·蔡甸模拟)  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1. (2024·楚雄模拟)  1945年,《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的“大喜事”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 北平和平解放 D . 重庆谈判展开
  • 1. (2024·楚雄模拟)  “1927年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国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这段材料阐释了井冈山道路开辟的( )
    A . 背景 B . 结果 C . 特点 D . 影响
  • 1. (2024·楚雄模拟)  19世纪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
    A . 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B . 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 .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D .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控制
  • 1. (2024·南宁模拟) 某班同学对于广西各地的“红色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项目一【桂林·湘江战役纪念碑】

    公元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挥师长征。连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由湘入桂,在湘江上游之兴安、灌阳、全州县境域,与国民党三十万军队鏖战七昼夜。红军将士以寡敌众,力挽狂澜,气吞山河,前仆后继,英勇突破国民党在湘江之第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经龙胜、通道挺进贵州。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

    项目二【左右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验,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摘编自《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西南边疆唯一的根据地》

    项目三【南宁·南宁战工团】

    在抗战时期初期,……党组织指导党员团结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通过办刊物、写文章、演剧、演讲、歌咏等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动下,南宁青年的抗日情绪空前高涨,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

    -《南宁党史网》

    1. (1) 根据项目一的材料,指出湘江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战役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2. (2) 根据项目二的材料,概括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 (3) 根据项目三的材料,概括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南宁宣传抗日救亡的举措及成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另外列举一例广西相关的红色资源。
  • 1. (2024·南宁模拟) 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是( )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A . 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 (2024·南宁模拟)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办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包括外语学校3所、军事学校9所、技术学校16所。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
    A . 致力于普及义务教育 B . 立足时局培养人才 C . 抵制了外国势力入侵 D . 注重编练新式军队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