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石碣模拟)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 微粒观: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B . 转化观:金属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化镁 C .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 守恒观:8g氢气和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6g水
  • 1. (2024九下·单县期中) 某海水淡化系统工作原理是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热作用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 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C . 海水淡化过程,水分子间的间隔先变大后变小 D . 蒸发腔中的海水一定为NaCl的饱和溶液
  • 1. (2024九下·定陶期中) 2024龙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织出一幅跨越千年的纹样变迁图卷。

    1. (1) 汉代袍服:选择了中国传统色彩中的黄色作为主色调。姜黄是一种黄色染料,含有姜黄素(C21H20O6),姜黄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 (2) 唐代襦裙:唐代的纹样运用到了花罗,真丝花罗面料属于(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3. (3) 宋代褙子:服饰上的纹样为牡丹月桂纹。在远处能闻到牡丹花香,说明分子在
    4. (4) 明代袄裙:运用了刺绣工艺。手绷是一种刺绣用具,用薄竹片制成。竹子生长期需要追加化肥,下列不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字母)。
  • 1. (2024·吉安模拟) 音乐陶冶人的情操。美妙的旋律打开聆听者的心灵之门,动人的音符描绘理想的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曲《中国娃》,“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小葱拌豆腐中,豆腐富含的营养素为,大豆研磨成豆浆的过程中发生的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一曲《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茉莉花的清香的原因是,茉莉花散发的清香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乙酸苯甲酯(),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比为
    3. (3) 一曲《南泥湾》,“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让人感受陕北的好风光。种植庄稼需要等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1. (2024·湖北一模) 湖北省内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旅游常识:
    1. (1) 湖北省博物馆明确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下列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填序号)。

      ①烟花爆竹     ②汽油     ③汽水      ④酒精   ⑤火药

    2. (2) 在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将大山与大山之间的树木砍伐,形成防火隔离带,其原理是
    3. (3) 湖北麻城的映山红盛开时,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微观解释是
    4. (4) 游览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时,禁止丢弃塑料类垃圾,塑料是(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 1. (2024·衡阳模拟)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水银温度计受热度数上升——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 1. (2024·广州模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1. (1) 立春——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花香四溢。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花香成分的一种,其中乙酸苯甲酯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 (2)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欲使雨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可进行过滤操作除去雨水中的(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还可以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杂质。
    3. (3) 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而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序号)。
    4. (4) 秋分——秋分时节,稻谷飘香。从分子角度分析飘香的原因是
  • 1. (2024·广州模拟) 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粵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纸片裁剪成美丽的图案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 . 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C . 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D . 制作粵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1. (2024·广州模拟)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D .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 1. (2023·凤凰模拟) 当前,疫情依然严峻,过氧乙酸()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除过氧乙酸外,酒精、NaClO等也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1. (1) 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点即可)。
    2. (2) 乙醇,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在配制溶液时将75mL酒精和25mL水混合时,发现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3. (3) 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NaClO),其中NaClO由种元素组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