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情况,a→h代表八种元素,请根据推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c的元素符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2. (2) 由a和b组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
    3. (3) d和e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能比较元素g、h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____(填标号)。
  • 1. (2024高一上·太原期末) 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相比纯铝,铝合金熔点高,硬度大 B . 金属铝与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 . 是两性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 D .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1. (2024高一上·河北期末) 下列物质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上·重庆市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及其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 B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适量的H2O2 , 铜粉仍不溶解 C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不消失 D . 将CO2通入Ba(NO3)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 , 也无沉淀产生
  • 1. (2024高一上·重庆市期末) 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B . 向B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H3·H2O
  • 1. (2024高一上·喀什地期末) 物质X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X不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一上·武汉期末) 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A为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一种主族金属,P为含元素A的共价化合物,N为红褐色固体,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 (1) F的化学式为,G的一种用途为
    2. (2) A与F在高温下反应生成G和H的方程式为
    3. (3) 向L中滴加C的实验现象为
    4. (4) I与J反应转化为Q的离子方程式为,向P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将A和F的混合物共10.7g进行如下操作。操作一:溶于500mL过量稀HNO3 , 产生标况下2.24LNO;操作二:操作一所得溶液加入2mol/LNaOH溶液500mL,恰好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①c(HNO3) = ;②操作一中反应后溶液c(H+)=
  • 1. (2024高一上·辽源期末)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2、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 . Al2(SO4)3    B . NaOH    C . BaCl2    D . FeCl2
  • 1. (2024高一上·合江期末) 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C是两性金属氧化物,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

    已知: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E、G
    2. (2) 按要求写方程式:

      ①F→G的化学方程式:;②E→F的离子方程式:

      ③C→I的离子方程式:

      ④B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⑤检验E中阳离子的具体操作为

      ⑥检验H中阴离子的具体操作为

  • 1. (2024高一上·玉溪期末) 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变化观念.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