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北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中元素价态转化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同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转化

    A

    粉末中滴加70%硫酸,将气体通入氯水

    S:+6→+4→+6

    B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再加入过量铜粉

    Fe:0→+3→+2

    C

    加热混合物,将气体通入浓硫酸中

    N:-3→0→+4

    D

    中加入浓盐酸,将气体通入KI淀粉溶液中

    Cl:-1→0→+5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成都模拟)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制取11.2L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 . 7.8g 含有共价单键的数目可能为1.5 C . 2 NaClO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2 D . 常温下,足量浓硝酸与2.7g铝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
  • 1. (2024·成都模拟) 二氧化碳的排放受到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关注,其综合利用是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活性催化电极电解制备甲酸(甲酸盐)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伏电池利用单质硅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B . 该装置导线上电子的流动方向是B→b,a→A C . 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生成的和H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1. (2024·成都模拟) 氟化学在现代无机化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首次通过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制备 , 两极均有气体产生。装置如图所示,钢电极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阳极反应式为,两极产生的气体产物必须隔开的原因是

    2. (2) 已知:   ;F—Cl(ClF中)的键能为248kJ/mol,F—Cl(中)的键能为172kJ/mol,F—F的键能为157kJ/mol。

      计算:Cl—Cl的键能为kJ/mol。

    3. (3) 氟单质的氧化性很强,可与稀有气体氙(Xe)同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标准平衡常数

      (523K)

      (673K)

      ⅰ.

      ⅱ.

      ⅲ.

      36

      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 , 其中kPa,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e和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体系达到平衡

      B.当Xe与的投料比为1∶1时,的平衡转化率大于Xe

      C.达到平衡后将从体系中移除,反应ⅰ、ⅱ、ⅲ均正向移动

      D.反应ⅰ、ⅱ、ⅲ均为放热反应

      ②在600K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0.0mol Xe和60.0mol  , 10min时,产物的物质的量(n)如表所示。10min内,Xe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的转化率为

      物质

      n/mol

      3.6

      17.4

      0.4

      ③523K时,以Xe和制取。反应达到平衡时,欲使产物的分压为kPa。

  • 1. (2024·成都模拟) 硼、氮、镁、铝是重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多种重要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Al原子处于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基态的核外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
    2. (2) 硼的氢化物叫硼烷(),如(乙硼烷)。反应生成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
    3. (3) 离子化合物是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

      物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的熔点和良好的溶解性,应用越来越广泛。

      ①图A、B、C分别表示C、N、O、F的逐级电离能I的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填序号,下同);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

      ②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存在大式 , 该化合物中杂化方式为的原子共有个,其熔点低的原因是

    4. (4) 某物质由镁、铝、氧三种元素组成,若将其晶胞按图1方式切成8个体积相同的小立方体,在小立方体中的分布如图2、图3所示。

      图1         图2         图3

      ①晶体中的配位数为,晶体的化学式为

      已知之间的最小间距为a pm,晶体的密度为d  ,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用含a、d的式子表示)。

  • 1. (2024·成都模拟) 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煤制烯现代化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 B . 热压氮化硅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等优点,是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的新型耐高温结构材料 C . 质检机构从某品牌液态奶中检测出违禁添加物丙二醇,丙二醇是乙醇的同系物 D .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中含有互为同位素
  • 1. (2024·成都模拟) 化合物P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普拉那韦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 (1) A中含有羧基,A→B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J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3. (3) D→E的反应类型为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F存在顺反异构体

      b.J和K互为同系物

      c.在加热和Cu催化的条件下,K不能被氧化

    5. (5) Q是E的同系物且分子式为 , Q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Q的结构简式为(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
    6. (6) 已知:①L分子中含有两个六元环;②。依据D→E的原理,L和M反应得到了P,则M的结构简式是
  • 1. (2024·成都模拟) 化合物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其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其组成元素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Z<W B . 该化合物中Y、W、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 . X元素分别与Y、Z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 Y元素分别与X、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可能产生气体
  • 1. (2024·成都模拟) 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用公式计算获得。(注:实验所用酸、碱、盐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与水相同,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忽略实验装置的比热容,c和分别取4.18和1.0 , 下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NaOH溶液浓度的测定:移取20.00mL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0.5000的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溶液22.00mL。

      在测定过程中,滴定操作的顺序为检查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用序号表示)→滴定→达到滴定终点,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a.轻轻转动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b.调整管中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c.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d.装入标准溶液至“O”刻度以上2~3mL,固定好滴定管

      e.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mL所要盛装的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

    2. (2) 热量的测定:取上述NaOH溶液和盐酸各50mL进行反应。

      ①实验室现有纸条、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量筒、100mL烧杯,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右图中的实验仪器是(填序号)。

      ②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 , 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J(用含的式子表示)。

    3. (3) 借鉴(2)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0.2 溶液100mL

      0.56g铁粉

      a

      b

      1.12g铁粉

      a

      c

      1.68g铁粉

      a

      d

      温度:b、c、d的大小关系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4. (4) 乙同学也借鉴(2)的方法,测量反应A:的焓变△H。

      查阅资料:配制溶液时需加入酸。

      提出猜想:Fe粉与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反应B:(填化学方程式)。

      验证猜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不大于1;向少量溶液中加入Fe粉,观察到的现象为,说明同时存在反应A和B。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得反应A的焓变△H。

      教师指导:结合甲同学的测定结果及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无法直接测定的反应热。

      优化设计:根据相关原理,丙同学还需要测定反应(填化学方程式)的焓变 , 通过计算可得反应A的焓变△H=(用含的式子表示)。

  • 1. (2024·成都模拟) 钕铁硼因其超强的磁性被誉为“永磁之王”,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信息存储等方面。从钕铁硼废料[主要成分为钕(Nd)、铁、硼、铝等单质]中回收钕元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硼难溶于非氧化性酸,“沉钕”时获得的滤渣为

    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配合物。

    ③25℃,溶液中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浓度及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2.2

    3.7

    7.5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4.7

    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硫酸酸溶时,下列措施可以提高酸溶速率的是____(填序号)。
    2. (2)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 (3) 若“酸溶”后溶液中的浓度为1.0 , 则“沉钕”时控制pH的范围为
    4. (4) 向“滤液2”中通入足量 , 滤液变浑浊,请解释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沉淀”析出晶体,写出“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析出晶体后进行过滤、洗涤,检验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为
    6. (6) “沉淀”过程中,草酸的实际用量与理论计算量的比值(n)和沉钕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沉钕率的变化趋势进行解释: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