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顺德模拟) 通过电解丙烯腈()溶液可以获得尼龙-66的原料己二腈[]。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 , 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则a极为铅电极 B . 阳极反应: C . 工作时,NaOH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 . 标况下产生11.2L气体C时,阴极区溶液增重2g
  • 1. (2024·顺德模拟) 某1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向容器中通入0.2molM和nmolN发生上述反应,测得M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以及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时,C点的平衡常数值为2500 C . 时,反应达到平衡 D . 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使B点移向C点
  • 1. (2024·顺德模拟) 苯的硝化反应存在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竞争关系,其部分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反应的热效应不同 B . 加成反应中存在大π键的断裂 C . 硝化反应以取代产物为主 D . 加成反应的决速步为:
  • 1. (2024·顺德模拟) 为阿伏加罗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8g含中子数 B . 80g的混合物含有S原子数为 C . 0.2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 1mol和足量充分反应后,HI的分子数为
  • 1. (2024·顺德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煮沸,冷却,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产生

    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B

    常温下,将苯酚和NaOH溶液混合(已知:苯酚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10.0

    混合液中:

    C

    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再滴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Ag和溶液与Cu和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装置

    Ag电极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Cu电极附近溶液变蓝

    金属性:Cu>Ag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顺德模拟) 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和空穴(),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电势高低:a<b B . 放电时,电子流向:b→离子交换膜→a C . 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D . 放电时存在反应:
  • 1. (2024·顺德模拟)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广式腊肉中的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 顺德蚕丝是蚕丝中的极品,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 . 世界氢能看中国,中国氢能看佛山,氢能属于清洁能源 D . 用含锌粉的底漆对港珠澳大桥防腐是利用了外加电流法
  • 1. (2024·深圳模拟) 汞及其化合物在催化、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 (1) HgO可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如罗丹明B,以下简称B)。

      ①在三组100mL12mg•L-1的B溶液中分别加入0.075gHgO,在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下做光催化活性测试,溶液中某时刻B的浓度c与初始浓度c0的比值随光照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三条曲线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②0~15min内,470nm可见光照射下B的降解速率为mg•L-1•min-1

    2. (2) 乙炔(HC≡CH)能在汞盐溶液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CH3CHO,反应历程及相对能垒如下图所示。

      ①从上图可知,CH2=CHOH(aq)→CH3CHO(aq) ∆H=(用相对能量E表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反应历程涉及的物质中,CH2=CHOH最不稳定

      B.过程①中,Hg2+的空轨道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

      C.该反应历程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增大压强和乙炔的浓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并且增大乙炔的平衡转化率

    3. (3) 常温下,Hg2+与Cl-的配合物存在如下平衡:HgClHgClHgCl2HgCl+Hg2+ , 含Hg微粒的分布系数δ与lgc(C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平均配位数

      ①图中能代表HgCl2曲线是(填字母),平衡常数K4=

      ②在P点,溶液中c(HgCl2):c(Hg2+)=(写出计算过程)。

  • 1. (2024·深圳模拟) 催化裂化(FCC)是石油精炼中最重要的转化之一、FCC催化剂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一种针对FCC废催化剂(含较多的CeO2、铁铝的氧化物和少量其他可溶于酸的物质,固载在玻璃纤维上)综合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②常温下Ksp[Fe(OH)2]=4.0×10-16 , Ksp[Fe(OH)3]=8.0×10-38 , Ksp[Al(OH)3]=3.0×10-33 , lg2=0.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基态Ce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15d16s2 , 它有个未成对电子,它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2. (2) 物质X为,若利用pH传感器监测反应2,当pH=时,Fe3+已沉淀完全(c(Fe3+)≤1×10-5时视为沉淀完全)。
    3. (3) 反应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其中H2O2的作用与反应1中的H2O2作用(填“相同”或“不相同”)。H2O2中O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4. (4) 从溶液中获得NH4Al(SO4)2·H2O晶体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常温晾干。
    5. (5) 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光催化过程中立方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则每个CeO2-x晶胞中Ce4+个数为

  • 1. (2024·深圳模拟) 探究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差异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i:[Cu(NH3)4]2+的配制

    实验i-a

    在试管内混合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过量的2mol/LNH3·H2O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b

    在试管内混合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再加入过量的6mol/LNH3·H2O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i-c

    在试管内混合CuSO4溶液和NH3·H2O溶液,再加入过量的2mol/LNH3·H2O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H2O后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

    实验ii:[Co(NH3)6]2+的配制

    实验ii-a

    在试管内混合CoCl2溶液和过量6mol/LNH3·H2O

    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实验ii-b

    在试管内混合CoCl2溶液和过量14mol/LNH3·H2O

    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解。

    资料:①Co(OH)2为浅青色沉淀

    ②[Co(NH3)6]2+溶液为红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转化为橙黄色的[Co(NH3)6]3+溶液

    1. (1) 实验i-a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研究认为实验i-a中蓝色沉淀中还有Cu2(OH)2SO4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检验蓝色沉淀中不止含Cu(OH)2的实验操作为:将蓝色沉淀过滤,充分洗涤后,。(填后续操作和现象)
    3. (3) 对比实验i-a和实验i-c中再加入过量氨水前的现象,推测NH4+对[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1、2试管内分别完成对实验i-a的重复,再分别加入不同试剂。实验现象证实了预测,则x的化学式是,c=

    4. (4) 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H4+对[Cu(NH3)4]2+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
    5. (5) 针对实验ii未能成功配制[Co(NH3)6]2+溶液,结合以上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①在实验ii-a的基础上继续加入,即可成功配制。

      ②验证配制成功操作及实验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