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梅州模拟) 亚硝酸钙可用作化学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氧化剂、中间体等。实验室根据反应利用如下装置制备亚硝酸钙(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已知:酸性溶液能将NO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相应的试剂。先通 , 其目的是。通后进行的操作为(i)打开管式炉,对瓷舟进行加热;(ii)……;(iii)打开 , 使稀硝酸滴入三颈烧瓶中;(iv)关闭 , 打开 , 通入。操作(ii)是
    2. (2) 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D中盛装的试剂是(填名称),装置E的作用是
    3. (3) 制备的产品样品中含有杂质 , 通过下列方法可测定产品的纯度:称量mg样品溶于水,加固体,充分振荡,过滤后将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取25mL溶液进行以下操作:

      “煮沸”时发生反应:;“还原”时加入标准液,“滴定剩余”时消耗标准溶液VmL。“滴定剩余”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样品中的纯度为(用含mV的式子表示)。

  • 1. (2024·梅州模拟) 常温下,将的悬浊液分别置于分压固定的气相中,体系中(X为)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 B . C . 该体系的悬浊液中始终存在 D . 时,
  • 1. (2024·梅州模拟) 转化为的途径有如下两种:

    反应I:无时,

    反应Ⅱ:有时,

    密闭容器甲中投入 , 向密闭容器乙中投入 , 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反应的均大于0 B . X点时两个容器中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C . 容器甲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投入 , 则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 . 图中Y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 1. (2024·梅州模拟) 一种双极膜电池可长时间工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极电势:电极电极 B . 双极膜中解离出的透过膜q向Cu电极移动 C . 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双极膜中质量每减少18g,左侧溶液中硫酸质量减少98g
  • 1. (2024·梅州模拟)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溶液中的数目为 B . 标准状况下,中所含分子数为 C . 中含有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 D . 中含有的键数为
  • 1. (2024·梅州模拟) 下列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计测得等浓度的2-氯丙酸与2-氟丙酸溶液的分别为 , 且

    2-氯丙酸中键的极性大于2-氟丙酸中键的极性

    B

    将氨气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灯泡亮

    氨气是电解质

    C

    溶液中通入足量再滴加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还原性:

    D

    取少量涂改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涂改液所含卤代烃中存在氯元素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梅州模拟) 科教兴国,我国科技发展在多个领域获得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新能源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时其能量的转化形式:电能→化学能 B .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特性 C . X射线衍射实验:深度解析复杂晶体结构的晶胞参数 D . 火焰喷雾技术制备纳米材料:在高温火焰喷雾中形成的胶体属于气溶胶
  • 1. (2024·顺德模拟) 工业排放烟气中含 , 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1. (1) 脱硝。该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还原为无污染的。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ⅲ.  

      ②保持温度为T,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投料比 , 投料量相同,测得不同催化剂对生成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反应活化能:

      C.平衡后,使用催化剂A的容器内压强最大

      D.反应物的转化率:

    2. (2) 络合脱硝法。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螯合形成的络合液将NO由气相络合转为液相。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简写为)鳌合亚铁生成的络合液对NO具有较高脱除效率。

      ①已知结构如图(……),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键。

      ②Fe(Ⅱ)-EDTA()络合脱硝反应过程如下:

      (a)

      (b)

      (c)(Fe(Ⅱ)-EDTA再生)

      (d)(副反应)

      步骤(c)所用试剂除外,还可选择(选“葡萄糖”或“乙酸”);为了抑制步骤(d)副反应的发生,可选择的试剂为(选“”或“NaClO”)。

      会与溶液中的形成多种配合物。当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改变起始浓度,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 若Q点对应的起始浓度

      (Ⅰ)求Q点溶液中

      (Ⅱ)计算Q点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1. (2024·顺德模拟) 一种从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中提取Ni、C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黄钠铁矾化学式为 , 其沉淀的pH范围为1.5~2.0。

    ②草酸的

    1. (1) “酸浸”时镍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除铁”中加入的作用;该步骤中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
    3. (3) “镍钴萃取分离”中,不同萃取剂的分离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则萃取剂的最佳选择为(填萃取剂名称),原因是

      萃取剂

      萃取余液中金属质量浓度/(g/L)

      Co的萃取率%

      分相时间

      Co

      Ni

      7401

      3.10

      13.5

      48.0

      2min

      7402

      2.85

      13.7

      52.5

      5min

      P507

      0.03

      13.8

      99.5

      1min

    4. (4) “热解还原”中产生的 , 则该化学方程式为
    5. (5) 已知常温下 , 当溶液中时,沉淀完全[时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浓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6) 纳米氧化镍(NiO)在工业上用作催化剂、半导体等原料。已知NiO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若A坐标参数为 , B为 , 则C坐标参数为。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填“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

  • 1. (2024·顺德模拟) 某小组通过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确定配位化合物的配体数x

    已知:

    a.能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离子: , 生成的配离子能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

    b.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吸光度A与其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 , 可在吸光度最高点得到配合物配比。

     

    1. (1) Ⅰ.配制溶液
      )晶体配制500mL含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字母)

      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g(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另准确配制的邻菲罗啉溶液备用。

    2. (2) Ⅱ.测定吸光度

      取若干试管编号,按照下表用量混合反应溶液,并依次测定波长为510nm时溶液的吸光度:

      编号

      V(phen)/mL

      V(缓冲溶液)/mL

      V(蒸馏水)/mL

      1

      0.00

      1.20

      1.20

      0.60

      2

      0.06

      1.14

      1.20

      0.60

      3

      a

      1.08

      1.20

      0.60

      ……

      n

      1.20

      0.00

      1.20

      0.60

      表格中a的数值为,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其原因是

    3. (3) 所测定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求得配体数

    4. (4) Ⅲ.结果分析

      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吸光度与文献数值有一定偏差,继续探究原因。

      查阅资料  也能与phen配位,形成淡蓝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  在配制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

      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其操作和现象是

    5. (5) 甲同学提出,为排除上述干扰,可在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Fe粉,但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经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最终选用了盐酸羟胺()代替铁粉完成了实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铁盐与亚铁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请任写出一种用途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