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龙坡模拟) 氨的用途十分广泛,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1. (1) 工业合成氨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 , 放出92.2kJ热量。

      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kJ。

    2. (2)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及少量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要经过铜氨溶液处理以除去CO,反应为: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则铜氨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是____(填序号)。
    3. (3) 合成氨热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在不同压强(p)和氮氢比[]下,平衡体系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题图1所示。

      (填“>”“<”或“=”);b点对应的转化率:(填“>”“<”或“=”)。

      ②c点对应的小于a点对应的 , 原因为

      ③a点对应的压强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4. (4) 以纳米作催化剂,在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为原料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过程中,由于发生副反应,使得阴极制得的中混有单质,则理论上阳极和阴极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是

  • 1. (2024·九龙坡模拟) 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如图,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Ⅰ和Ⅱ,均有4个基元反应 B . 催化剂Ⅰ和Ⅱ均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和热效应 C . 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R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D . 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 1. (2024·九龙坡模拟)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方向。

    Ⅰ.催化加氢制烯烃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时,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2. (2) 对于上述(1)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3. (3) 投料比为 , 压强为2MPa时,无烷烃产物的平衡体系中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含碳物质选择性=n(生成含碳物质所用的)/n(转化的)

      ①不同温度范围内产物不同,373~573K间,产生的烯烃主要是(填化学式)。

      ②计算1083K时,发生反应的

      ③373~1173K范围内,773K以后的转化率升高的原因是

    4. (4) Ⅱ.一种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和CuO纳米片作催化电极,电化学法制备甲酸(甲酸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生成和HCOOH共mol。

  • 1. (2024·九龙坡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Z、W、Y、X、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化合物结构为其中W、Y原子的单电子数之比是3∶2;W、X同主族,X、M同一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 . 含氧酸的酸性: C . 第一电离能: D . 电负性:
  • 1. (2024·九龙坡模拟) 车载双电极镍氢电池为近年新研发成果。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c电极为吸附了氢气的稀土合金,可表示为MH;b、d电极上吸附了Ni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电子流动路径为a→外电路→d→c→铜箔→b B . 充电时,外电路每通过1mol电子,该电池正极共减轻2g C . 放电时,c极上的反应可表示为 D . 充电时,a、b接电源的负极,c、d接电源的正极
  • 1. (2024·九龙坡模拟) 氧化钪可用作半导体镀层的蒸镀材料。可从金属提取工艺中的固体废料“赤泥”(含有等)里回收:。请结合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①性质较稳定,不易被还原,且难溶于盐酸;

    ②“熔炼”过程中,单质硅和大部分单质铁转化为熔融物分离出来;

    ③草酸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④常温下,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约为下表所示:

    物质

    1. (1) 元素S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区。
    2. (2) “熔炼”时,请写出生成Fe的反应方程式
    3. (3) “酸浸”时,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4. (4) “氧化”时,加入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 (5) 常温下,“调pH”时,溶液中 , 为除去杂质离子,应控制的pH范围是;为检验该杂质离子是否除尽,可选用(填化学式)溶液进行检验。(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6. (6) 反应过程中,测得钪的沉淀率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当草酸用量过多时,钪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7. (7) 草酸钪晶体在空气中加热,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250℃时,晶体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 1. (2024·九龙坡模拟) 某研究小组利用电位滴定法研究盐酸滴定溶液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得到电极电位U和溶液pH随滴加盐酸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①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发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②亚磷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分别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始滴定时溶液呈酸性 B . 实验中,需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 C . c点溶液中: D . a点溶液中:
  • 1. (2024·九龙坡模拟) 下列粒子组在水溶液中能否共存的结论及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粒子组

    是否共存

    解释

    A

    B

    C

    离子间不反应

    D

    ++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龙坡模拟) 已知反应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测得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 . A点时平衡转化率约为33.3% C . 相同条件下,处于B点时, D . C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 , 再次达到平衡后增大
  • 1. (2024·喀什模拟)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c(Cl-)=c(I-)的KCl、K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后出现白色沉淀

    B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待溶液恢复室温后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没有出现“银镜”

    淀粉没有水解

    C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常温下将铝条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铝条

    铝条几乎无变化

    常温下铝条与浓硫酸不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