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物质W常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其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各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验室中常用洗涤残留在试管壁上的N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Z形成的化合物与M、N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实验室中用洗涤残留在试管壁上的N单质,利用了N单质的还原性 C . Z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大于Y的氢化物的沸点 D . 化合物W常用作氧化剂,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 1. (2024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某种咪唑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结构如下。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Y>Z>X B . 分子的极性: C .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Z<X D .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它含有有机环状结构
  • 1. (2024·信阳模拟) 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族,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Z是其所在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物质M是一种复合肥,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负性: B . 最多可消耗 C . 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 . 化合物WX中X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
  • 1. (2023·武汉模拟) 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与Q同主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简单离子半径:Q>Z>W B . 简单氢化物键角:Y>Q>Z C . Z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 阴离子立体构型为正八面体形
  • 1. (2024·泰州模拟) 工业上利用反应制备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沸点: B . 离子半径: C . 碱性: D . 第一电离能:
  • 1. (2024高三下·浙江开学考)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的X、Y、Z、W元素,其中X与Y、Z均相邻,X与Y有多种常见氧化物,元素X的某种氧化物甲含氧量为50%,甲可以水解为一种多元有机酸.Y与Z能形成一种高沸点、高硬度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Y元素含量为40%.W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内层能级全充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甲的实验式可以表示为 B . Y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Y大的主族元素有2种 C . 电负性: D . 原子半径:
  • 1. (2023·重庆市模拟) X、Y、Z、Q、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数值比Y大的元素有2种:Z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Q、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Q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前四周期中最大的,W元素基态原子内层轨道均排满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负性: B . 属于酸性氧化物 C . Q与Z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D . W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W、X、Y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Z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此能级无空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B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 .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 . 甲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X、Y、Z、W、P、Q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六种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基态原子核外的9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P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某种氧化物可用作红色颜料;Q基态原子的3d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
    1. (1) P、Q中位于周期表的d区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基态Q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元素X、Y、Z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2. (2) 烃的1个分子中含有个σ键;X和Y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更高的是(填化学式),理由是(答2点)。
    3. (3) 化合物可用作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工业上可用W的单质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制取 , 并生成另外两种含钠的化合物,反应中无其它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高一下·赣州期中)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位于第周期第族;A,B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离子符号)。
    2. (2) A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实验室中可用两种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该简单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在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还原性较强的是
    4. (4) C片和镁片在烧碱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5. (5) 将B、C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冷水中恰好完全反应,则B,C单质的质量之比为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总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