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长沙月考) 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C .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 .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 1. (2024九下·遵义开学考)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实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实验均用到了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的思想,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 (1) 请在实验1中任选择一组对比实验,观察到现象,说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B试管中蒸馏水中放植物油的作用是
    2. (2) 实验2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未燃烧,得到的结论是;验证燃烧条件做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否要求质量相等
    3. (3) 实验3对实验2做了改进,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其优点是
  • 1. (2024九下·梅州开学考)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体现化学。
    1. (1) 冬奥会篇:①冬奥会上提供经过二氧化氯(ClO2)消毒处理的汽饮水: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为了验证该直饮水是软水,可选用

      ②河北省张家口绿氢项目为此次冬员会上50%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氢能,其使用陆上风能产生的电电解水制氢,请写出这种电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篇:请回答如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空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 1. (2024·伊宁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湖南模拟) 实验的改进可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实验改进可以从方法、条件、设备和原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实验改进一:利用下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注射器的摩擦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Ⅰ.连接装置,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注射器的活塞从处向外拉,松手。

    Ⅱ.向玻璃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点燃酒精灯,交替推拉两个注射器。

    【分析与讨论】

     

    实验前

    实验后(冷却至室温)

    中气体体积

    20

    中气体体积

    0

    0

    1. (1) 实验步骤Ⅰ中,观察到,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玻璃管中空气体积是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3. (3) 实验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代号)。
    4. (4) 实验改进二: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后,对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2,利用如图微型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酒精灯微热不超过80℃。

      【实验步骤】

      Ⅰ:挤压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滴管并用酒精灯微热燃烧管。

      Ⅱ:保持燃烧管微热,,燃烧的白磷熄灭。

    5. (5) 【分析与讨论】

      实验步骤Ⅰ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6. (6) 下列灭火方法与实验步骤Ⅱ中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 1. (2024·石家庄模拟)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反应速率更快,燃烧更充分,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 . 图②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 C . 图③中蜡烛很快熄灭,是因为火焰上方的金属丝圈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D . 由图④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起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 1. (2024·石家庄模拟)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挤压胶头滴管,将水滴入铁槽。滴水前,两瓶中的白磷都不燃烧;滴水后,两瓶中的白磷都燃烧。(滴入铁槽内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1. (1)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实验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3. (3) 实验利用了铁的物理性质是
    4. (4) “向固体氢氧化钠中加水”和“向生石灰中加水”都发生了温度变化,两者的原理(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 (5) 白磷熄灭,集气瓶恢复到室温后,甲、乙装置气球的状态____(填选项)。
  • 1. (2024九下·江北开学考)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 . 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者火点未必燃烧 C . 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 . 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 1. (2024九下·房县开学考)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水的组成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上·金平期末) 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B . 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经放,不能砸摔和植击 C . 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D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