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上·金沙月考)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 (1)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试管中加入氯酸钾粉末的操作是

    2. (2)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当时开始收集氧气。

    3. (3) 实验室制取CO2 , 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 (4) 如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到纸条1不变色,纸条2变红色,纸条3不变色,由此得到的结论。(纸条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

  • 1. (2024九下·龙岗开学考)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蔗糖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①蔗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反应;

    ②铜可以和氧气加热后反应会生成氧化铜。.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1. (1) 实验一(如图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甲仪器的活塞:

      待排尽装置中空气后,加热蔗糖。

      b中玻璃管右端有小液滴产生,c中现象是               (此处不用填写,在后文作答)

      蔗糖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二(如图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处,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再将酒精灯移置蔗糖处加热

      铜丝表面生成              色的物质,蔗糖固体变少,玻璃管右侧端有小液滴生成。

      (此处不用填写,在后文作答)

      蔗糖受热分解,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水。

      [解释与结论]分析以上表格中的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 (填 “变多”、“变少”或“不变”)

    2. (2) 补全实验一的现象是: c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分析,不能确定蔗糖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原因是
    4. (4) 补全实验二步骤1的现象是:铜丝表面生成色的物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铜丝需足量的目的是
    5. (5) 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蔗糖是由元素组成的。
  • 1. (2024九下·梅州开学考) 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一片久置的铜片表面刚对有一层绿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绿色固体是铜绿[Cu2(OH) 2CO3],甲同学从铜片上刮下一些铜绿,在下图装置中进行探究
    1. (1) 请填写下表中空白: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壁有水雾

      铜绿加热后产生(1)    (物质符号)

      固体从绿色变为(2)    

      铜绿加热后生成氧化铜

      气球胀大

       

    2. (2) 乙同学对气球胀大产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发现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胀大?

      【提出猜想】

      猜想I: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

      猜想Ⅱ:铜绿加热产生氦气使气球胀大;

      猜想Ⅲ:铜绿加热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

      猜想IV:铜绿加热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使气球胀大。

      【实验分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立即判断猜想不成立:

      ②熄灭酒精灯后,气球稍微缩小但没有缩小到加热前的大小,证明猜想不成立.

      ③乙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说明铜绿加热后有CO2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同时还观察到

      说明猜想IV不成立。

    3. (3) 【实验结论】猜想III成立。

      【实验反思】加热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 (2024九下·惠城开学考)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回答下面实验问题:

    1. (1) Ⅰ.近年来,我因科研人员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Ⅱ.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

      仪器a的名称是
    3.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较纯净的O2 , 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此法收集氧气时,当时再开始收集。
    4. (4) 实验室制取CO2时,若用装置E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5. (5) 下列反应能在装置C中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多选,填字母)。

      a.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甲烷

  • 1. (2024九上·信宜期末) 【科学探究】

    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1. (1) 【气体制取】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饮料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甲同学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 ,由此得到结论:该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 ,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3. (3) 【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 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 175℃; 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 ,可观察到 ,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 1. (2024九下·汕头开学考)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C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Mg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镁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上·南山期末)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 O2和 CO2及其性质实验。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 4

    1. (1) 实验 1 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2) 实验 2 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
    3. (3) 实验 3 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4) 实验 4 可证明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 CO2具有的性质是 。
  • 1. (2024九上·中山期末)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加入石灰石 C . 加入稀盐酸 D . 检验是否集满
  • 1. (2024九上·阳春期末) 一氧化碳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做燃料,也可以用于冶炼金属。兴趣小组和老师一起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实验操作。

    1. (1) 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改进的是
    3.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生成铜,还有其它固体生成吗?

      【查阅资料】
      Ⅰ.氧化铜被还原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也能被还原成铜;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与稀硫酸不反应。

      Ⅳ.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后溶液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含有

    4. (4) 【实验探究】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红色固体含有Cu2O

    5. (5) 【得出结论】

      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6. (6) 【反思交流】

      ①小组同学通过老师的指导进行了后续实验,证明了猜想三成立。

      ②该实验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理由是

    7. (7) 【拓展延伸】

      为确定CO和CuO反应的最佳温度,小组同学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以上。

      ②300℃时,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

  • 1. (2024九上·江海期末) 第19届亚洲运动会首次使用“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列MoS2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备该“零碳甲醇(CH3OH)”,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常用,该反应方程式为
    2. (2) 物质X的名称是
    3. (3) 工艺流程中,反应Ⅳ燃料电池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4. (4) 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说明甲醇具有的性质是
    5. (5) 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 (6) 电解水制氢与光催化制氢相比,光催化制氢的优点有(写一条)。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