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保山期中) 为探索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主要成分为Fe、Cu、Al、Al2O3、Fe2O3等)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胆矾晶体(CuSO4·5H2O,M=250g/mol)和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

    请回答:

    1. (1) 试剂X是;试剂Y是
    2. (2) 分离溶液A和固体B的操作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外还需要
    3. (3) 写出溶液A转化为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
    4. (4) 在步骤Ⅱ时,小组成员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减少,你的建议是

    5. (5) 由溶液E制取K2FeO4时,不同的温度下,不同质量浓度的Fe3+对K2FeO4生成率有不同影响,由下图可知工业生产中最佳条件(温度和Fe3+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6. (6) 在固体F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CuSO4溶液是一种环保工艺,该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该小组同学取用100.0g该废金属屑,经过实验,最终得到胆矾晶体25.0g,该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在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与浓硝酸,然后加热

    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

    B

    室温下,向含有的溶液中滴入几滴溶液

    先产生黄色沉淀

    室温下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

    将硫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将25℃ 0.1mol·L-1Na2SO3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丙烯腈(CH2=CHCN)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可以由乙炔与HCN反应制得。原理如下CH≡CH+HCNCH2=CHCN

     

    1. (1) Ⅰ.制备催化剂CuCl2
      通过查阅资料有两种方案可以制备

      方案1:铜屑与H2O2在浓盐酸中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

      方案2: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①仪器a的名称

      ②请写出方案1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2. (2) 用恒压滴液漏斗分批多次滴加H2O2 , 且H2O2过量,原因
    3. (3) 方案2燃烧后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后发现一些白色固体X,为检测X的成分,某同学将其溶于稀硫酸,白色固体变为红色,且溶液呈蓝色,推测X为(填化学式)。
    4. (4) Ⅱ.合成丙烯腈

      已知:①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 , 还含有少量硫化钙

      ②HCN易挥发,有毒,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HCN的电子式为

    5. (5) 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但用电石制取的乙炔时常伴有有臭鸡蛋气味,这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6. (6) 从下列选择装置D中可盛放的溶液____(填序号)。
    7. (7) 工业用200 kg 含CaC2质量分数80%的电石,生产得到丙烯腈53kg,计算产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利用甲装置探究的热稳定性 B . 利用乙装置制备 C . 利用丙装置收集 D . 利用丁装置收集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下列关于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合理的是

    A . 图I:0价→+2价 B . 图II:0价→+6价 C . 图III:+4价→+6价 D . 图IV:+6价→+4价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且生成氧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剂X是(填名称),其作用是
    2. (2) 打开K1 , 关闭K2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1分钟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此步操作目的是,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
    3. (3) 打开K2 , 关闭K1 , 出现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4. (4) 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管中的Na2O2转化为碳酸盐
    5. (5) 写出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甲中烧瓶内是氨,要产生喷泉,则烧杯中的液体一定是水 B . 若乙中烧瓶内是二氧化碳,烧杯中是碱溶液,用热毛巾焐热烧瓶片刻即可产生喷泉 C . 若向丙装置中通入的气体X为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 D . 若向丙装置中通入的气体X为 , 则烧瓶内一定无喷泉产生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 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下列试剂(均过量)的滴加顺序及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   )
    A . 溶液→NaOH溶液→溶液→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 B . 溶液→溶液→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 C . 溶液→NaOH溶液→溶液→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 D . 溶液→溶液→NaOH溶液→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
  • 1. (2024高一下·邵东期中) 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实验事实与所得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所得结论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

    B

    湿润的试纸上出现淡黄色固体

    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

    C

    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

    D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