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梅江模拟) 部分硫元素或铁元素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 d与足量a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 g常用作涂料的红色颜料 C . 含2mol i的溶液最多吸收1mol b D . 常用d容器盛装c的浓溶液,因为d和c的浓溶液不反应
  • 1. (2024·顺德模拟) 工业排放烟气中含 , 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1. (1) 脱硝。该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还原为无污染的。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ⅲ.  

      ②保持温度为T,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投料比 , 投料量相同,测得不同催化剂对生成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B.反应活化能:

      C.平衡后,使用催化剂A的容器内压强最大

      D.反应物的转化率:

    2. (2) 络合脱硝法。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螯合形成的络合液将NO由气相络合转为液相。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简写为)鳌合亚铁生成的络合液对NO具有较高脱除效率。

      ①已知结构如图(……),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键。

      ②Fe(Ⅱ)-EDTA()络合脱硝反应过程如下:

      (a)

      (b)

      (c)(Fe(Ⅱ)-EDTA再生)

      (d)(副反应)

      步骤(c)所用试剂除外,还可选择(选“葡萄糖”或“乙酸”);为了抑制步骤(d)副反应的发生,可选择的试剂为(选“”或“NaClO”)。

      会与溶液中的形成多种配合物。当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改变起始浓度,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 若Q点对应的起始浓度

      (Ⅰ)求Q点溶液中

      (Ⅱ)计算Q点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1. (2024·顺德模拟) 为阿伏加罗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8g含中子数 B . 80g的混合物含有S原子数为 C . 0.2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 1mol和足量充分反应后,HI的分子数为
  • 1. (2024·深圳模拟) 近几年达拉非尼在肿瘤适应症的拓展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达拉非尼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不稳定,易脱水生成

    ②-NO2-NH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物A中官能团名称为
    2. (2) 写出化合物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E的反应类型为,列举一种该反应中除了E以外的有机产物在生活或生产上的应用
    4. (4) M为D的同系物,且比D多一个碳,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含苯环②只有一种官能团③不含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5. (5) 有关G→达拉非尼路线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6. (6) 以为原料合成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二步为氧化反应,其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②相关步骤涉及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上饶模拟) 硫铁矿(主要成分是 , 含少量)在我国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目前一种利用硫铁矿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pH

    2.3

    7.5

    4.0

    完全沉淀的pH

    3.7

    9.7

    5.2

    1. (1) 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 (2) 的VSEPR模型是
    3. (3) “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从“焙烧”到“氧化”要经历4步,请从下列步骤选择正确的步骤并合理排序

    5. (5) “氧化”时,当试剂R为双氧水时的离子方程式是
    6. (6) 产品纯度的测定。分别取2.000g产品三次,用稀硫酸溶解,滴加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0.1000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紫色,平均消耗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精确到0.1%)
    7. (7) 已知新能源汽车的磷酸亚铁锂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1. (2024·上饶模拟) 研究氮的氧化物的反应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汽车尾气中的NO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一种新技术用H2还原NO的反应原理为:    △H<0.该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

    1. (1) △H=(用图中字母a、b、c、d表示,a、b、c、d均为正值)。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2. (2) II.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以使CO和NO两种尾气反应生成 ,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已知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NO和10molCO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能使速率和两种污染气体转化率都增大的是(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压缩容器体积 c.恒压充入氦气 d.加入催化剂

    3. (3) 反应在D点达到平衡后,若此时升高温度,并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在重新达到平衡过程中,D点会向A~G点中的点方向移动。
    4. (4) E点的压强平衡常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5. (5) 某研究小组探究温度和催化剂对CO、NO转化率的影响。将CO和NO按物质的量之比1∶1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催化剂(Cat-1)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催化剂Cat-1条件下,450℃后,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

    6. (6) III.

      采用“联合脱硫脱氮技术”处理烟气(、NO)可获得石膏()、的副产品,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中的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x=

  • 1. (2024·上饶模拟) 实验室可利用正丁醇为原料,与乙炔、CO发生反应合成有机原料丙烯酸丁酯,其合成原理为:。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质

    密度/()

    沸点/℃

    部分性质

    正丁醇

    0.80

    117.7

    易溶于丙酮,易燃

    丙烯酸丁酯

    0.89

    145.7

    易溶于丙酮,易燃;温度过高时容易自聚生成聚丙烯酸丁酯

    丙酮

    079

    56

    易燃易爆

    实验过程:

    I.将50mL正丁醇、30mL丙酮以及3g纳米NiO加入装置甲中;

    Ⅱ.使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控制温度在110℃左右;

    Ⅲ.将乙和丙中制备的乙炔与CO气体同时缓缓通入装置甲中,加热回流3小时;

    Ⅳ.将三颈烧瓶中的液体过滤、减压蒸馏,将得到的粗品再纯化,得到丙烯酸丁酯纯品。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丙中,为避免圆底烧瓶直接受热炸裂,需要在其下方垫上的仪器名称是
    2. (2) 纳米NiO的作用是,将其处理成纳米级的目的是
    3. (3) 装置甲中三颈烧瓶的规格为____(填字母)。
    4. (4) 使用装置乙可制备 , 同时电石中的CaS、能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在试管N中反应产生Cu和两种常见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酸性高锰酸钾也能与反应,但不能用其代替硫酸铜溶液,主要原因是
    5. (5) 装置丙中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Ⅳ获得粗品和粗品纯化均采用减压蒸馏,其优点为:加快蒸馏速率,避免因温度过高而自聚生成聚丙烯酸丁酯;
    6. (6) 若最后获得的丙烯酸丁酯纯品的质量为32.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上饶模拟) 科学家使用/Cu的络合物作催化剂,用多聚物来捕获 , 使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 反应的历程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 . Step1和Step3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 . 总反应方程式为 D . 反应过程中多聚胺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1. (2024·上饶模拟) 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B .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C . 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阴极增重32.5g D . 充电时中性电解质NaCl的浓度增大
  • 1. (2024·上饶模拟)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到淀粉的合成,其路线如下,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98K时,①是焓减熵增的反应 B . 16g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2 C . ②中,由1mol生成1molHCHO转移电子数为4 D . 1molDHA中杂化的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均为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