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晋城期中)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的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固体I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Ca(OH)2 B . 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 C .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N2 D .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
  • 1. (2023高三上·镇江期中) 氨氮废水中含有氨和铵盐,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用以下方法处理:
    1. (1) 沉淀法

      ①“氧化”时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沉淀”中将“氧化”步骤后剩余的转化为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若调节pH过大,会降低氨氮去除率,其原因为

    2. (2)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可将酸性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①硝化过程中溶液的pH。(填“升高”或“降低”)。

      ②每处理含的酸性废水,理论上消耗的物质的量为

    3. (3) 电解间接氧化处理法

      最近我国科学家开发了如图-2所示电解装置,可将氨氮氧化去除。处理前先调节废水 , 通电后可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

      图-2

      请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其去除氨氮的化学原理

  • 1. (2023高三上·佳木斯期中)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 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图流程。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固体 1 中主要含有 CaCO3、CaSO4 B .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CO C . X 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D . 处理含废水时,发生的反应:
  • 1. (2023高一上·青龙期中) 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肯定没有SO2和NO   B . 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 . 可能有Cl2和O2   D . 肯定只有NO
  • 1. (2023高三上·潮阳期中)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为某元素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态-类别图。其中正盐g与NaOH反应可生成f,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可经催化氧化生成d B . c为红棕色,可转化为d C . b的溶液与Cu反应可生成d或c D . 实验室制备f时,是将e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制取的
  • 1.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 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属于自然固氮 B . 反应③可利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实现 C . 该转化过程总反应为2N2+6H2O=4NH3+3O2 D . 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雾产生
  • 1. (2023高三上·德庆月考)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NO并回收 ,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制NO气体 B . 用装置乙除NO中的少量NO2 C . 用装置丙收集NO气体 D .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NO3)2固体
  • 1. (2023高一下·厦门期末)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高效催化转化为NH3的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eN3是催化剂 B . 该路径中N元素化合价逐步降低 C . 15N标记 , 反应结束后会在FeN3中检测出15N D . 该路径的总反应式为:
  • 1. (2023高一下·厦门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图A是除去NO2中的NO B . 图B是米酒蒸馏 C . 图C是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D . 图D是探究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1. (2023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氮是自然界各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1. (1)

      I.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豆科植物的根瘤进行固氮的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通过雷电作用进行固氮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的形式存在,设计如下处理流程:

      ①过程I: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入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加入NaOH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过程II:在微生物作用下实现的转化,称为硝化过程。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备氨气可以选择A或B装置,如果选择A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选择B装置,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物质为(填名称):干燥氨气时,可选用的干燥剂为;收集氨气采用法。

    4. (4)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 , 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①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的作用为

      ③装置D中的现象为;C中盛放的试剂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