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黔东南期末) 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可能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氯气与水发生的反应为 B . 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久置后的氯水中是否含有 C . 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氯气具有漂白性 D . 实验室制备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 (1) 和浓HCl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装置B也可以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 (3)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Ⅱ、Ⅲ依次放入: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 (4) 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 1. (2024高一上·商洛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设计合理的是( )

    A.配制溶液

    B.闻气体气味

    C.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D.尾气最好用水吸收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三上·成都期末) 二氯异氰尿酸钠(NaC3N3O3Cl2)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消毒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工业上合成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法是向溶液通入产生高浓度溶液,然后与氰尿酸(C3H3N3O3)反应制取二氯异氰尿酸钠。从下面选择所需装置完成实验。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填小写字母)

      h→

    3. (3) 若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中仪器N中浓盐酸不易流下,可将仪器N换为(填仪器名称)。
    4. (4) 装置A中制备溶液完成的现象是,在加氰尿酸溶液过程仍需不断通入的理由是
    5. (5) 有效氯含量是判断产品质量的标准。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产物有效氯的含量,原理为:

      准确称取0.6000g样品,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15.00mL。

      ①配制样品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

      ②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的指示剂是,该样品的有效氯为%。(该样品的有效氯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二上·酒泉期末) 84消毒液是常用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O,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甲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装置丙中淀粉-KI试纸变蓝,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丁制备的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要制取 , 理论上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4. (4) 装置戊的作用是
    5. (5) 为了进一步研究消毒液的性质,兴趣小组向盛有2mL84消毒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双氧水,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对此作出以下猜测。

      猜测1:双氧水与消毒液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猜测2:……

      ①猜测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猜测2可能为

      ②为了验证猜想,某探究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如下:在相同条件下,用注射器取等量的双氧水,分别加入盛有足量84消毒液和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做对照实验,若观察到,则证明猜测1正确。

  • 1. (2024高二上·酒泉期末) 对下列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与水的反应:

    正确

    B

    溶液中通入足量

    正确

    C

    溶液与盐酸反应:

    错误;应生成沉淀

    D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正确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二上·玉林期末)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是氯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Y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 . Z的电子式为: C . 可存在的转化关系 D . X和Z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 1. (2024高二上·玉林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用浓氨水和固体制取氨气

    氨气B.新制的氯水久置后变成无色

    C.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加压后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上·玉林期末)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一上·玉林期末)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中先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

    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不一定有

    B

    向饱和 , 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水中含

    C

    向饱和 , 溶液中通入足量 , 有白色固体析出

    溶解度:

    D

    把绿豆大的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