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与热力学研究在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
    1. (1) 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 (2) 从制备到干燥、收集并处理尾气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

    3. (3) 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反应I:的焓变

      查阅资料:反应焓变可通过量热计对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定,利用热量变化数值的原理,经换算得到反应的焓变,溶液中的反应可以近似认为

      反应热的测定:取25.0℃下的氨水与盐酸各 , 在量热计中混合搅拌,三次重复实验测得温度最高点的平均值为33.8℃。

      ①根据测定数据计算反应I的

      ②参考上述流程用氢氧化钠与盐酸进行实验,测得反应II:的焓变有一定差异,其原因是(从平衡移动角度作答)。

    4. (4) 甲同学欲借鉴(3)的方法测得反应III:的焓变 , 但发现气态反应过程中变化大,难以测得准确数值。乙同学则提出在(3)所测数据的基础上,再测得3个过程的焓变即可。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过程

      焓变

      a

      b


      c

      ①补全b的待测过程

      ②计算反应III的(列式表示)。

    5. (5) 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气态反应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利用以下原理换算得到焓变:

      式中A为常数(已知),表示在温度下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丙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了相关方案,测得了反应III的焓变,该方案是(要求:方案中须写明待测的物理量,可选用仪器、药品:气压计、恒温反应器、温度计、)。

  • 1. (2024高三下·厦门模拟) 丙烷的价格低廉且产量大,丙烷脱氢制丙烯是获取丙烯及其衍生物的重要途径。

    反应ⅰ(直接脱氢):   

    反应ⅱ:   

    1. (1) 已知下列键能数据,结合反应ⅰ数据,计算的键能是

      化学键

      键能(

      347.7

      413.4

      436.0

      745

    2. (2) 计算反应ⅲ(氧化丙烷脱氢):
    3. (3) 催化丙烷直接脱氢的主要副反应为

      ①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充入一定量丙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制丙烯,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下,在容器中充入后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为选择性为 , 则的消耗速率 , 丙烷脱氢反应的平衡常数。(已知选择性

    4. (4) 以作催化剂,对反应ⅲ的机理展开研究.以为原料,初期产物中没有检测到;以含有为原料,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下列推断合理的是(填标号)

      A.先吸附氧气,吸附的氧气直接与吸附的丙烷反应

      B.直接氧化吸附的丙烷,吸附的氧气补充中反应掉的氧

      C.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碳氢键的断裂是可逆的

    5. (5) 用替换 , 进行氧化丙烷脱氢,可避免丙烷深度氧化、资源化利用等优势。

      ①结合键能数据分析氧化丙烷脱氢反应的挑战和难点

      也可以进行氧化乙苯脱氢制取苯乙烯,参与的乙苯脱氢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乙苯分子中C或H原子的位置;A、B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A位点带部分正电荷,位点带部分负电荷)。

      图中所示反应机理中步骤I可描述为:乙苯带部分正电荷,被带部分负电荷的位点吸引,随后解离出并吸附在位点上;步骤Ⅱ可描述为:

  • 1. (2024高三下·德州模拟) 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1. (1) CO2与H2反应合成HCOOH,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已知:

      CO2(g)+H2(g)HCOOH(g) =

    2. (2) 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CO2 , 溶于水中的CO2进一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①     ②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比例系数为 , 当大气压强为 , 大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时,溶液中浓度为mol/L (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离,忽略的电离)
    3. (3) 在催化作用下,温度为T1℃时,将一定量CO2和H2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Ⅰ:CO2(g)+H2(g)HCOOH(g)

      副反应Ⅱ:CO2(g)+H2(g)CO(g)+H2O (g)=+ 41.2kJ/mol。

      ①实验测得反应Ⅰ: k、k为速率常数。lg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T1℃下,图中A、B的纵坐标分别为a-0.7、a-1,则K=。(已知10-0.3=0.5)

      ②温度T2℃时,k=0.8k , 则T2T1 (填“”、“”或“”)

      ③实验测得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及HCOOH和CO的选择性(产物的选择性:生成的HCOOH或CO与转化的CO2的比值)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曲线a表示,200℃~360℃,升高温度曲线b对应纵坐标值减小的原因是

  • 1. (2024高三下·沧县模拟) 氯萘是无色挥发性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用于制萘酚,用于生产染料、木材防腐剂、杀菌剂、特种清洁剂等。
    1. (1) ①氯萘与的混合气体在催化作用下涉及到的反应及反应热如下图图1所示,该转化过程中,,(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相同时间内,仅催化剂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① , 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如下图图2所示,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不同的原因是

    2. (2) 图1中反应①、②、③、④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图3所示。

      ①图3中Ⅲ、Ⅳ分别对应反应①、③,则对应反应④。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④的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④的速率方程()()(),达到平衡时, , 该条件下,某时刻时,的浓度分别为 , 则该时刻时,该反应的(填“”“”或“”)。若降低温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变化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② , 下列图像正确且能说明在t时刻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3. (3)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 , 仅发生反应①和反应③,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氯萘的总转化率和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达到平衡时总压为 , 则该条件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D、E、F三点对应的温度下,点时的含量最大。

  • 1. (2024高三下·招远模拟) 加氢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过程如下:

    I.

    II.

    III.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 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用含的式子表示)。
    2. (2) 在3.0M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和1mol发生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二甲醚和CO生成物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生成物A的选择性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大的原因是

      ②260℃,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反应Ⅲ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3. (3) 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混合,选择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II,已知该温度下反应II的平衡常数 , 平衡时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则(填标号)。

      a.            b.            c.             d.

    4. (4) 某温度时,将1mol二甲醚引入一个抽空的1.50L恒容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在不同时间测定容器内总压的数据如下表:

      t/min

      0

      a

      2a

      3a

      4a

      50.0

      55.0

      65.0

      83.2

      103.8

      125.0

      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即 , 前2amin内二甲醚的平均反应速率

  • 1. (2024高三下·吉安模拟) PTC(可表示为Q+X-)的作用是使一种反应物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参加反应,促使一个可以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总反应为: B . Q+易溶于水相而难溶于有机相 C . PTC是相转移催化剂,且化学性质应稳定且易回收 D . 不使用昂贵的特殊溶剂,且不要求无水操作,简化了工艺
  • 1. (2024高二下·长春期中)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以为原料合成甲醇的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 (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的
    2. (2)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填“1”或“2”)步决定。

    3. (3) 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 发生反应 , 测得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 同时消耗

      D.反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且保持不变

      , 用的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③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将设计成双液电池,正极烧杯中盛放的溶液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4高三下·福州模拟) 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研究得出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够转化为甲烷,即Sabatier反应:  ;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的燃烧热分别为   , 则Sabatier反应的
    2. (2) 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下列措施能提高转化效率的是

      a.合适的温度下,适当增大压强

      b.增加反应物的体积比

      c.采用双温控制,前段加热,后段冷却

      d.选取高效催化剂及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3. (3) 将原料气按置于密闭容器中在进行 Sabatier反应,测得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x、y、z、w大小关系为

      在压强为时,700~80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其原因是

    4. (4) 针对“”反应,实验测得正反应速率为 , 逆反应速率为 , 其中为速率常数,为平衡常数,则(以表示)。
    5. (5) 上图中,当温度为500℃、压强为时,针对 Sabatier反应,根据M点计算(不考虑副反应,写出计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 , 在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的反应为 B . 该总反应的反应 C . 该总反应的决速步是反应② D . 该反应催化剂为为中间产物
  • 1. (2024高三下·合肥模拟)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设想,二氧化碳加氢还原转化为推进剂甲烷,以实现星际旅行的愿望。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①已知:    , 则反应(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反应Ⅰ的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反应Ⅰ的速率方程为 , 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由图1可知,代表曲线的是(填“MH”或“NG”);反应Ⅰ的(浓度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③向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2、和20mol 、和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平衡时两种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缺少(填含碳物质的分子式)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800K时,若平衡时容器内总压为p,图2中缺少的含碳物质平衡时为1.0 mol,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 (2)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kJ⋅mol

          kJ⋅mol

      控制压强为Pa、 ,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①、②,反应温度对的平衡转化率及的平衡选择性的影响如图3、4所示[的选择性可表示为]。

      根据图4解释:图3中温度低于260℃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3. (3) 金红石型 , 可用于催化氢化 , 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①Ti位于周围O构成的中心(填字母)。

      A.三角形       B.四面体       C.六面体       D.八面体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g·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