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 , 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 , 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离子方程式为: B . 步骤①获得的操作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 煅烧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D . 流程中只有能循环使用
  • 1. (2024高三上·大兴期末) 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途径。合成甲醇的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i.CO2(g) 3H2(g)   CH3OH(g) + H2O(g)   △H1

    反应ii.CO2(g) H2(g)   CO(g) + H2O(g)       △H2= + 41.2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下图,△H1 =kJ·mol-1。  
    2. (2) T℃时,向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4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10 min末已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为90%,CO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① 0~10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 (CH3OH) =mol·L-1·min-1

      ② T℃时,反应ii的化学平衡常数K =

    3. (3) 将原料气n(CO2):n(H2)=1:3充入某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i,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t min时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a”“b”“c” “d”)。

      ② 其他条件相同,若将原料气按n (CO2):n(H2)=1:2.8充入同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I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该条件下,a点时CO2的转化率(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4. (4) 近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单原子催化时,反应i的历程以及中间体

      物质的量之比随时间变化图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时,三步反应速率均加快

      B.用不同催化剂催化反应可以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平衡转化率

      C.反应历程中,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是反应的决速步骤   

    5. (5) 光催化CO2制甲醇技术也是研究热点。铜基纳米光催化材料  还原CO2的机理如图所示。写出CO2转化为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3高二上·长春期中) 含碳物质的转化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 (1) 页岩气中含有较多的乙烷,可用二氧化碳将其氧化为更有工业价值的乙烯。相关反应如下:

      ⅰ.  

      ⅱ.   kJ⋅1mol

      ⅲ.   kJ⋅mol

      计算kJ⋅mol , 该反应在(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2. (2) 一定温度下,将4 mol CO与2 mol H充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0~6 min时段)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0~4 min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该反应在上述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保留1位小数)。

    3. (3) ②该反应到4 min时,CO的转化率为

    4. (4) ③若保持与4 min时相同的温度,向另一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0.5 mol CO,1.5 mol  , 0.5 mol 和a mol  , 则当时,上述反应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为
  • 1. (2024高二上·太原期末) 工业上合成氰化氢()的一种反应原理为:。利用下列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估算该反应的约为( )

    化学键

    键能/

    414

    389

    896

    436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上·太原期末) 工业合成氰化氢的一种反应原理为:.利用下列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估算该反应的约为( )

    化学键

    键能

    414

    389

    896

    436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上·金华期末) 在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

    O

    能量

    249

    218

    39

    0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的键能为 B . 的燃烧热为 C . 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D .
  • 1. (2024高二上·金华期末) 某同学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

    体系温度

    反应前

    反应后

    i

    溶液

    a

    b

    ii

    a

    c

    溶液比热容取 , 溶液的密度取 , 忽略溶液体积、质量变化以及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简易量热计中含有温度计、玻璃搅拌器 B . 温度: C . 实验i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D . 根据实验ii,可得
  • 1. (2024高二上·重庆市期末) 肌肉中大量肌红蛋白Mb可以结合O2形成MbO2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反应:Mb(aq)+O2(g)MbO2(aq)  ΔH,该过程可自发进行。温度为T时,平衡常数K=  =2.0 kPa-1(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ΔH<0 B . 提高p(O2),K值变大 C . 提高氧气浓度,有利于Mb(aq)的转化 D . 当n(MbO2)/n(Mb)=4.0时,吸入的空气中p(O2)=21 kPa,该反应正向进行
  • 1. (2024高一上·重庆市期末) 氯胺是由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
    1. (1) 氯胺作饮用水消毒剂是因为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物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二氯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0.01 mol NCl3通入100 mL 0.5 mol/L Na2SO3溶液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2. (2) 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化学键

      N-H

      N-Cl

      H-Cl

      键能

      391.3

      x

      431.8

      则反应过程中的△H2=kJ·mol-1 , 表中的x=

    3. (3)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H3(g)+Cl2(g)NH2Cl(g)+HCl(g)达到平衡,通过热力学定律计算,不同温度下理论上NH2Cl的体积分数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分别用KaKbKc表示)。b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T2℃,Q点对应的速率:(填“>”、“<”或“=”);

      ③在氨氯比一定时,提高NH3的转化率的方法是(任写1种);

      ④若产物都是气体,实验测得NH2Cl的体积分数始终比理论值低,原因可能是

  • 1. (2024高二上·温州期末)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与氢气可以合成甲醇:  

    一般认为可通过如下两个步骤来实现:

    步骤①  

    步骤②  

    1. (1) , 该反应在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任意温度”)。
    2. (2) 步骤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
    3. (3)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若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相应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 请在下图中绘制xn变化的示意图(不考虑副反应)

    4. (4) 恒压条件下,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投料,发生反应Ⅰ、Ⅱ。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Ⅰ.  

      Ⅱ.  

      已知:的选择性=×100%

      ①下列能说明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②温度高于300℃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

    5. (5) 常温常压下,甲醇作为燃料,每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 请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