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邵阳模拟) 现有两包固体样品,取少量分别溶于水得甲、乙两溶液,它们中的溶质是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有人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 试推测:

    1. (1) ,溶液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2. (2) 若测定溶液甲中溶质只有 , 则从原两包样品中各取少量混合,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写化学式,下同
    3. (3) 加入溶液丁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甲溶液最多含有种溶质,其组成是
  • 1. (2024·岳阳模拟)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图是古代造纸流程和现代造纸流程,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古代造纸流程中,为了更好地提炼其中的纤维,人们在竹麻中加入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以便生成碱性更强、溶解能力更好的。该步骤中涉及两个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该反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熟石灰与草木灰反应得到。写出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2. (2) 现代造纸流程中加入的是烧碱和纯碱,烧碱转化为纯碱的方法是  写一种;步骤的操作名称为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3. (3) 黑液中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等有机物,呈黑褐色,另外可能含有化学性质与碳酸钠相似。若要验证存在 , 有人提出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即可,你认为该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理由是  。 
    4. (4) 除了竹麻,羊皮也可以造纸。若竹麻和羊皮分别燃烧,则区别在于  。 
    1. (1)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溶液溶液溶液,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某学习小组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了盖瓶盖,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猜想: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该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3. (3) 【制定计划】经老师初步探究,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及结论

      学生实验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综上所述,猜想  成立

    4. (4) 【表达交流】上述实验中,可否将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为什么?
    5. (5) 【思考评价】某一同学另取少量待测液,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他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你认为他的说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
  • 1. (2024九上·长沙期末)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锈 B . 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 用汽油、洗涤剂去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D .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在生活中都可以做调味品
  • 1.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 . NaOH B . NaCl C . NaClO D . Na2CO3
  • 1. 在盐酸、二氧化碳 、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木炭粉和氧化铁(Fe2O3 , 铁锈的成分之一)这10种物质中的5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已知④和水反应后,可以再与⑤反应。请在上述10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使任意有连线的两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1. (1) 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②.;③.;④_.;⑤.
    2. (2) 写出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仿照“碱性氧化物+酸→"盐+水”,写出②和⑤反应中涉及的物质类别的转化:
  • 1. (2023·上海市) 氯化钾是生产低钠盐的原料之一。某粗制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和硫酸钾,为提纯氯化钾,取100g样品全部溶于水得到溶液A,后续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 (1) Ⅰ中生成沉淀,该沉淀呈色。
    2. (2) Ⅱ中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KOH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3. (3) Ⅲ中加入过量溶液,是为了除尽滤液C中的(填写化学式)。
    4. (4) 写出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为减少所用试判的种类,在溶液A中先加入溶液,最终也能提纯KCl。基于(1)(2)中的信息,理论上至少需要mol;请用图所示的形式写出完整的提纯方案

  • 1. (2023·沈阳) 《礼记》等文献中记载古人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与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水混合制取氢氧化钾,用作纺织品漂洗剂。小组同学以“古法制碱”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1. (1)

      项目一:实验室模拟古法制碱

      【实验设计】制碱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①步骤一反应类型是(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请写出步骤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资料显示,步骤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实施】小组同学完成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后,立即进行步骤三实验,如图4所示。

      项目二:验证氢氧化钾生成

      为了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小组同学再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图4烧杯静置后底部的少量固体,洗净后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中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

    3. (3) 【分析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中的均为步骤三反应生成。点点同学提出质疑,理由应是。(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物质均未变质)

    4. (4) 点点同学提出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测量溶液pH的变化证明步骤三反应发生。经测定:常温下饱和溶液的pH为12.7,实验配制的溶液pH为11.3。重新做步骤三实验,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分3次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悬浊液,分别测得烧杯内混合液pH变化后的数据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H

      12.2

      13.2

      14.0

      ①小组同学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认为可以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依据是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有KOH生成,还应测定的数据是,请说明验证的理由:

    5. (5) 项目三:处理碱性废液

      为了:防止污染,同学们用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并按其使用说明,对上述实验产生的碱性废液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

      ①第一步:配制稀硫酸。用g溶质质最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490g,冷却后倒入软塑料瓶。

      ②第二步:处理废液。将碱性废液倒入反应槽,开启搅拌机,按压软塑料瓶注入稀硫酸,将pH调至约等于。当pH稳定后停止搅拌。打开水阀,废液流入过滤槽、活性炭槽,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第三步:处理废渣。

    6. (6) 【分析交流】

      按说明书建议,装置中应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处理碱性废液,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原因是

    7. (7) 第二步中搅拌机搅拌的作用是
    8. (8) 请写出一条在第二步处理废液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水项:

      【总结评价】

      实验是学习的一部分,敢质疑、敢创新,一定能在科学探究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

  • 1. (2024九上·遵义期末) 加工面食时常加入膨松剂,其作用是产生气体使面食蓬松柔软。碳酸氢铵(NH4HCO3)和轻质碳酸钙(CaCO3)可做膨松剂。

    ①面团发酵会产生有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过量添加NH4HCO3膨松剂,对人体有害 B . 未经发酵的面团蒸做馒头时,可用轻质CaCO3作膨松剂 C . 轻质CaCO3作膨松剂,可为人体补充钙元素 D . 相同质量的NH4HCO3比轻质CaCO3的蓬松效果更佳
  • 1. (2024九上·常熟期末) 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Fe粉、Cu粉、碳粉、Cu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实验现象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1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
    2. (2) 白色滤渣丙是 (写化学式)。
    3. (3) 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4. (4) 若滤液D是浅绿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