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延安模拟)

    学习小组为探究Ba(OH)2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并展开拓展学习。

    【学习交流】

    (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将A、B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废液呈蓝色且底部只有白色沉淀。

    【实验分析】

    (2)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

    (3)废液中一定含有CuCl2 , 一定不含Ba(OH)2 , 可能含有CuSO4、BaCl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含Ba(OH)2的原因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4)为探究废液成分,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滴加Na2SO4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________

    另取少量废液,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

    ________

    废液中没有HCl

    【归纳总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要除去废液中的杂质得到纯净CuCl2溶液,可加入适量CuSO4 , 过滤
    B. 用Ba(OH)2溶液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
    C. 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制得Ba(OH)2
    D. Ba(OH)2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都需密封保存
  • 1. (2024九下·延安模拟) 向含有氯化钙(中性)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X,溶液pH与加入X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

    A . NaOH溶液 B . H2O C . Na2CO3溶液 D . CaCO3
  • 1. (2024九下·浠水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他指出: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应该对垃圾分类回收。请回答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处理的有关问题。

    资料1   焚烧垃圾产生烟气中有等有害气体,的化学性质相似。

    资料2   硫酸亚铁容易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变质。

    1. (1) 其他垃圾的处理:发电厂焚烧垃圾时,烟气“吸收”步骤中,与石灰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
    2. (2) 废旧电池的回收:某些废旧电池中含有危害人类健康的镉、汞等元素,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镉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废旧电池处理后制得硫酸镉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锌粉得到固体镉。

      方法二: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焙烧,镉转化为氧化镉();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隔绝空气加热至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由方法一推测,镉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填“强”或“弱”)。

      ②氧化镉和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生锈的铁制品的处理:在废旧铁制品回收利用过程中,将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 (1)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图像合理的是(填“甲”或“乙”)。

    3. (3) 当溶液pH<7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某化工厂以废金属(主要成分为Fe和Cu,表面有少量油污)为原料回收海绵铜,并制备氯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NaNO2易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在“氧化”中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l2+4HCl+O24FeCl3+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洗涤”是为去除废金属表面的油污,试剂X最好选用(填字母序号)。

      a.水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2. (2) “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在“氧化”过程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写元素符号)。
    4. (4)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5. (5) 现有100t含铁为28%的废金属,利用上述流程制备FeCl3溶液,若过程中铁元素无损失,最后得到的FeCl3溶液中FeCl3的质量为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包白色固体粉末,该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证明该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2. (2)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另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液体,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接着进行如图实验:

      ①试剂X为(写名称)。

      ②写出产生白色沉淀M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确认原白色固体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于是大家取红色液体,向其中滴加足量的(填字母)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不褪色,则白色固体粉末一定存在氢氧化钠。

      A.CaCl2               B.Ca(OH)2        C.Ba(OH)2

  • 1. (2024九下·合肥模拟) 已知: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可以制取CO气体:某同学设计下面实验装置探究CO气体的一些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开始时,要先加热A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加热B处酒精灯的原因是
    3. (3) B中的实验现象是。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该实验可以得出CO气体的化学性质有
  • 1. (2024九下·合肥模拟) 学习小组为探究“物质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用气卿不断向装置内鼓入空气,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再停止鼓入空气,将酒精灯移开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粉继续燃烧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B . 该实验可证明氧气浓度越高物质燃烧越剧烈 C . 可观察到硫粉燃烧火焰由淡蓝色逐渐变为蓝紫色 D . 实验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
  • 1. (2024九下·柘城模拟) 某同学学过酸碱盐的知识后,构建了如图以某种盐为中心的关系图。A、B、C、D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E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C的化学式为
    2. (2) A→E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九下·东港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气体中的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浓干燥

    B

    鉴别NaOH、NaCl、三种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鉴别氯化铁、氢氧化钙、硝酸钠三种溶液

    只用组内试剂即可鉴别

    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5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