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潢川模拟) 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7

    98

    98

    98

    98

    如图乙所示是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

  • 1. (2024九下·卧龙模拟)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水,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2)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如图丙所示,表明水(选填“没有”或“已经”)沸腾。

    (3)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是;由图像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 1. (2024九下·宿迁经济技术开发模拟) 如图所示,有甲、乙两套装置(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水),小明和小华进行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接近90℃时,他们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他们应选择装置(选填“甲”或“乙”);

    (2)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分析图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小华所用的水的较大。

  • 1. (2024九下·南宁月考) (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中的水(选填“还未”或“正在”)沸腾。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②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物理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手轻按橡皮膜,现象如图A所示,说明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

    ②比较B、C两图,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大而增大。

  • 1. (2024九下·南京模拟)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组装器材时,调整铁圈A的高度是为了用酒精灯的焰加热;

    (2)表中第分钟数据错误,在乙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l

    2

    3

    4

    5

    6

    水温/℃

    92

    94

    90

    98

    100

    100

    100

    (3)换用纸杯装水,水也能沸腾,对水沸腾时纸杯不燃烧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酒精灯火力小

    (4)水沸腾过程吸放热及温度变化特点与体熔化时相同。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实验中应该按照的顺序组装器材(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地的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 1. (2024九下·绥化模拟) 小明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对初温相同的100g水,200g水、100g煤油进行加热,如图甲、乙、丙所示。

    (1)若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差异应选择(选填“甲、乙、丙”中的两个)两图进行对比实验;此实验中把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转为。(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2)水沸腾时,小明观察烧杯内出现的气泡是(选填“A”“B”或“C”)图;

    (3)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小明绘制了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丁,分析图像可知,100g煤油对应的图像是(选填“b”或“c”)。北方冬季暖气片里用水作为循环剂,利用的是水的的特性。

  • 1. (2024九下·兴隆台模拟) 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由于视线不水平(如图甲)造成读数不准确,这样使读数值比实际值偏

    (2)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许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初温比小红的高,还有水的质量比小红的(选填“大”或“小”);

    (3)实验计时第7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丙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选填“小明”或“小红”);

    (4)小明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此时若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1. (2024九下·祁阳模拟) 小文和小宇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组装如图甲实验装置时,A铁圈的高度是由(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决定的;

    (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3)小文和小宇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分别如图丙中C、D所示。由图象可知,他们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CmD。(填“>”“=”或“<”)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1)小鲁用如图1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A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水的沸点为℃,则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小巴同学用如图2甲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2乙是小巴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是(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转换法

    小巴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