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中的水(选填“还未”或“正在”)沸腾。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②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物理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手轻按橡皮膜,现象如图A所示,说明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

    ②比较B、C两图,可得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大而增大。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如图所示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像的{#blank#}1{#/blank#};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blank#}2{#/blank#}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blank#}3{#/blank#}(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blank#}4{#/blank#}(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blank#}5{#/blank#}(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blank#}6{#/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4

    94.4

    95.6

    98

    100

    100

    100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blank#}1{#/blank#}。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blank#}2{#/blank#}℃,表明此时外界的大气压{#blank#}3{#/blank#}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blank#}4{#/blank#}(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时产生气泡的情形。

  • 3.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玻璃板前后放有等大蜡烛A、B。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大小{#blank#}1{#/blank#},像到玻璃板的距离{#blank#}2{#/blank#}(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