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1. (2023八上·中山期中)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放大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为的,可能是(  )
    A . 行人 B . 飞机 C . 蜗牛 D . 火箭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
    A . 夏天,在新疆的沙漠里埋下的生鸡蛋过段时间会变成熟鸡蛋 B . 雨后的天空有时候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C .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D .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m=mm;

    (2)640km=cm;

    (3)1h=s。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 B . 可以利用回声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C . 只要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声音 D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明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可以传声。如果小华用“土电话”说话时,紧紧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小明(选填“听到的声音很响”或“几乎听不到声音”)。相距同样远,小华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两个纸杯,小明听到的声音更响些。说明金属丝和棉线相比,的传声效果更好。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这样做是为了(  )

    A .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B .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 .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所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2)编号CE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弦的的关系,编号AB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弦的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字母代号)。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