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在第Ⅱ象限内有平行于桌面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轴负方向的夹角。在第Ⅲ象限垂直于桌面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平板 , 两板间距为 , 板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两板右端在轴上,板轴重合,在其左端紧贴桌面有一小孔 , 小孔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在第Ⅳ象限垂直于轴放置一块平行于轴的竖直平板 , 平板轴上垂足为 , 垂足与原点相距。现将一质量为、带电量为的小球从桌面上的点以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出,刚好垂直板穿过孔进入磁场。已知小球可视为质点,点与小孔在垂直电场方向上的距离为 , 不考虑空气阻力。

    1. (1) 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2. (2) 要使带电小球无碰撞地穿出磁场并打到平板上,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3. (3) 若时刻小球从点进入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取竖直向上为磁场的正方向,如图乙所示,磁场的变化周期 , 小孔离坐标原点的距离 , 求小球从点打在平板上所用时间。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如图所示,宽度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的一端连接阻值为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一根质量为的导体棒放在导轨上,两导轨之间的导体棒的电阻为 , 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现用一垂直于导体棒的水平恒力使导体棒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导体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经过后撤去外力(此时导体棒已达到最大速度)。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 (1) 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 (2) 从开始运动到时导体棒通过的位移的大小;
    3. (3) 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如图所示,矩形区域Ⅰ和Ⅱ内分别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为磁场边界线,四条边界线相互平行,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矩形区域的长度足够长,磁场宽度及之间的距离相同。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从上的处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与角进入磁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当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时,粒子在区域Ⅰ内的运动时间均为;当速度为时,粒子垂直进入无场区域,最终从上的点射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粒子的比荷 B . 磁场区域I的宽 C . 粒子在磁场II中运动时,转过的圆心角为 D . 出射点偏离入射点竖直方向的距离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如图甲所示,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半径为、电阻、匝数的金属闭合圆环线圈,圆环圆心等高点的上方区域分布着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金属圆环的形变和电阻的变化,整个过程细线未断且圆环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B . 时间内金属环发热的功率为 C . 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 D .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如图所示,匝数为10匝的矩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以恒定角速度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线框电阻不计,面积为 , 线框通过滑环与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灯泡L(规格为“”)和滑动变阻器,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若从图示线框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B .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 C . 若将自耦变压器触头向下滑动,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 D . 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则电流表示数减小
  • 1. (2024高一下·乐平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另一个电荷量也为q的带电小球B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小球A静止时与小球B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两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静电力常量为k。则求

    1. (1) 小球B的电性;
    2. (2) 细线的拉力大小;
    3. (3) 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 1. (2024高一下·乐平月考)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环境中,高精度电子秤上有两块金属圆片A、B固定在两个轻质绝缘支架上,下支架放在电子秤检测台面上,上支架等距贴上红色纸圈,再穿过固定支架的小孔。
    1. (1) 下支架放在电子秤检测台面上,为了方便直观知道静电力大小,要将电子秤的示数
    2. (2) 将A、B 两块金属圆片正对距离调为d , 然后用起电机让两金属片带上相同的电量,通过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 , 便可得到B对A的静电力大小F(已知当地重力速度为g);
    3. (3) 保持电量不变,把A、B两块金属圆片的距离定量增大通过读取电子秤示数,便可得到B对A的静电力大小,把所得数据记录分析;
    4. (4) 保持A、B两块金属圆片的距离为d , 逐次用另一相同且不带电的金属圆片C与A接触,使A的电量依次减半,通过读取电子秤的示数,便可得到B每次对A的静电力大小,把所得数据记录分析;
    5. (5) 保持两块金属圆片A、B的距离为d , 逐次用另一相同且不带电的金属圆片D与B接触,使B的电量依次减半,通过读取电子秤的示数,便可得到B每次对A的静电力大小,把所得数据记录分析;
    6. (6) 通过实验数据研究得到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选填“正比”或“反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选填“正比”或“反比”),这个规律称为库仑定律。
  • 1. (2024高一下·乐平月考)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

    A . 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B . 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C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 . 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 1. (2024高一下·乐平月考)  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 一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可以为205.5倍的元电荷 C . 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也就是点电荷 D . 元电荷e的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定的
  • 1. (2024高一下·乐平月考)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O点为AB连线的中点,在AB连线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负点电荷q(不计重力),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负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B . 负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最大,速度为零 C . 负点电荷在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D . 负点电荷在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