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平原模拟) 如图所示,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乙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甲实验时,小明发现小车在木板上、玻璃上两次都运动到了桌面以外,请你帮他解决这一问题。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2)乙实验中“物体动能”指的是A物体在位置的动能(选填“①”、“②”或“③”),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若乙的水平面绝对光滑,该探究(选填“能”或“不能”)得出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小明还想到,用小车也可以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他组装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调整两边滑轮的高度,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的作用线在,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小明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开手时,小车(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 1. (2024八下·靖江月考)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细心的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经过思考与交流后,实验小组决定改进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你认为(选填“乙”或“丙”)装置更好;

    (3)如图丙所示装置中,在左边和右边各挂一个钩码后,将小卡片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小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表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需要作用在上;

    (4)实验结束后,小组通过总结,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小明由此联想到以前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如图丁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处就用到了二力平衡的原理;

    (5)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在按照图丁的方法测摩擦力大小时,必须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难以操作。于是另一实验小组小丽间学就按图戊所示的方法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重新实验,小丽同学(选填“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若在图戊方案中拉动木板时,测力计的示数仍不稳定,忽大忽小,原因可能是

  • 1. (2024八下·南京期末) 卷卷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她将相同质量的砝码放在左右两盘后,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一定角度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2)实验中,当左盘砝码质量大于右盘时,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基于此实验目的和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小车更换为

  • 1. (2024八下·灌云月考)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择小卡片的原因是(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后释放,这样的操作可以研究二力平衡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 1. (2024八下·朝阳期中)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为探究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能否平衡,小华在小卡片平衡时,将卡片(“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实验中选轻卡片目的是(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1. (2024八下·沈阳月考) 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插图。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一中,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中,匀速拉动测力计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B . 图二中,在二力平衡实验中,纸板转动一小角度,松手后纸板会转动,说明平衡力需在同一直线上 C . 图三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物块将一直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就是通过图中实验直接得出的 D . 图四中,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小物块A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块A的拉力大小,为4.3N
  • 1. (2024八下·广陵月考)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1. (2024八下·九江期中)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 ,方向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

    (4)将图甲中的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 5N的砝码,使F1=F2=5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是 N;

    (5)小明用轻质小卡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他将要对小卡片进行的操作是

  • 1. (2024八下·保定月考) 小周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当左边悬挂100g钩码,右边悬挂150g钩码时,木块静止。小周分析发现,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处于(选填“二”或“三”)力平衡状态,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2)小周又采用图乙所示的小车进行实验,在小车左、右两侧同时悬挂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钩码的质量,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同组小敏又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将乙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丙所示。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

    (4)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选填字母)

    A.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

    B.将小卡片旋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

    C.用数量不等的钩码挂在卡片两端细线处,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

  • 1. (2024八下·佛山月考) 小王同学利用小卡片1张、质量相同的钩码多个、滑轮2个、支架2个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选填“卡片”或“钩码”),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观察松手瞬间小卡片能否保持平衡,此实验目的是探究两个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需要满足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