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丽水模拟) 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所以稳定与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学科概念。
    1. (1) 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形高低起伏,而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但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基本稳定。丽水百山祖山脉主要由地球作用形成;
    2. (2) 生物体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改变,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当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生较多热量,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3. (3)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变化的,在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图甲是运动员撑杆跳高过程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乙中补画运动员机械能变化的大致图像。(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人和撑杆之间的摩擦产生的能量损耗)。

  • 1. 如图所示为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壮观景象。它的形成源于( )

    A . 风化作用 B . 流水冲刷作用 C . 风沙堆积作用 D . 海浪侵蚀作用
  • 1. (2024九下·萧山月考) 中国桂林市地处南岭西南部,以千峰环立、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影响其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为()

    A . 风力 B . 流水 C . 生物 D . 冰川
  • 1. (2024七上·宁波期末) 如图所示是位于阿根廷的中部沙漠地带的月灵谷,这里土地干燥、地表崎岖不平。很多天然形成的外表光滑的石头,如棋子一样散落在月亮谷中。这些石头的成因是( )

    A . 流水侵蚀 B . 冰川侵蚀 C . 风沙侵蚀 D . 人工雕刻
  • 1. (2023七上·金华期末) 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 . 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 . 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 . 风蚀蘑菇的形成 D .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 1. (2023七上·鹿城期末) 下列地貌类型成因不正确的是(     )
    A . 三角洲——流水溶蚀 B . 风蚀城堡——风的吹蚀 C . 角峰——冰川侵蚀 D . 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冲刷
  • 1. (2023七上·鹿城期末) 下列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 . 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 .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 . 外力作用主要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 1. (2022七上·浙江期中)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 沙漠中的石蘑菇 B . 火山湖 C . 海岸的“怪石” D . 喜马拉雅山
  • 1. (2024七上·鹿城期末) 温州楠溪江的岩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镜,成圆筒状或壶状(如图),多个壶穴贯通后形成狭谷状的“雕岩谷"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 风力 B . 流水 C . 海浪 D . 冰川
  • 1. (2024七上·杭州期末) 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下列地形是由流水堆积形成的是(   )
    A . 河口三角洲 B . 蘑菇石 C . 喜马拉雅山 D . 沙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