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杭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和稀溶液

    先滴加适量溶液,再加稀

    B

    鉴别固体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

    C

    除去固体中的少量

    加入足量的稀 , 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七下·宁海期中) 小科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氯化钙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 1. (2024七下·宁波期中) 如图,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着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是( )

    A . 蔗糖 B . 氢氧化钠 C . 硝酸铵 D . 氯化钠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所示,U形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低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 . 水、硝酸铵 B . 水、氢氧化钠 C . 水、氯化钠 D . 水、蔗糖
  • 1. (2024九下·浙江期中) 自嗨锅是一种方便操作、即时食用的自热火锅。加热时只要将发热包放入下层盒子中, 加入适量的冷水, 使水刚好没过发热包即可。从安全角度考虑, 下列物质中适合用于制作发热包的是( )


    A . 浓硫酸
    B . 硝酸铵固体
    C . 氢氧化钠固体
    D . 生石灰
  • 1. 资料一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60

    100

    溶解度/g

    硝酸

    20.9

    31.6

    110

    246

    氯化

    35.8

    36.0

    37.3

    39.8

    氢氧化

    0.17

    0.16

    0.11

    0.074

    资料二 同一硝酸钾溶液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 (1)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2. (2) 资料二中,一定不符合图中纵坐标y的物理量是____。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3. (3) 如图所示,烧杯A 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则该溶液上层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层的密度;向烧杯B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烧杯A 中变浑浊,原因是

  • 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原理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 白磷始终不燃烧 B . 小气球变瘪 C . U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 .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1. 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 1. 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氧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1

    50mL

    氯化铵

    15

    2

    50mL

    氯化钙

    28

    3

    xmL

    氯化钠

    21

    4

    50mL

    22

    1. (1) 表中x的值为
    2. (2) 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3. (3) 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填序号)。
  • 1.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 . 浓硫酸 B . 氢氧化钠固体 C . 蔗糖固体 D . 硝酸铵固体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