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宁波一模)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启动核污水排海,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危机。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正常细胞的功能 B . 核污水排海后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将降低 C . 核污水排海后将影响全球海域,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D . 核污水排海后,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越低
  • 1. (2024·浙江模拟)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6号机组于2023年5月5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其核燃料是铀,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甲所示,据此可知铀原子核外电子数为;该机组利用核能的途径可以用图乙中(选填“①”或“②”)表示。

  • 1. (2024·杭州二模)  2024年5月3日,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

    1. (1) 月球车登陆在月球能否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请说明理由 
    2. (2)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____(选填字母)。
    3. (3) 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为 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共有种元素的原子。

    4. (4) 软着陆月球分为主减速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降落过程,主减速段将使用发动机反推减速,此时嫦娥三号发动机推力(“>”或“=”或“<”)所受重力。
  • 1. (2024·绍兴会模拟) 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氢能、核聚变等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碳捕获等绿色技术将成为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1. (1) 绿电制绿氢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的技术。比如:太阳能光解水,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最终转化为能。
    2. (2) 核聚变技术在未来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下图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选填“甲”或“乙”)。

    3. (3) 下图是工业生产中“碳捕集与封存”的一种方式,其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未标出)

      ① 自然界中往往通过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② 绿色技术往往具有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特点。请根据流程图分析,在以上过程中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有(至少写出两种);

      ③ 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写一条即可);

      ④ 试分析计算若捕集到110吨二氧化碳,理论上可以合成甲醇(CH3OH)吨。

  • 1. (2024·浙江模拟) 江南造船厂在2023年底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的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设计。该船获得核能的途径是( )
    A . 轻核裂变 B . 轻核聚变 C . 重核聚变 D . 重核裂变
  • 1. (2024.宁波模拟) 图甲表示原子核在转变过程中释放能量的方式,图乙是某种光伏发电技术简化电路。

    1. (1) 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自图甲中(选填“A”或“B”)所示的核反应。
    2. (2) 当太阳能电池板只为器电池充电时,应闭合控制开关(选填“S1”“S2”或“S1和 S2”)。
  • 1. (2024·余杭模拟) 小明在项目化学习中,对学校太阳能热水器展开研究。

    1. (1) 太阳核心处温度很高,大量氢原子发生(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变成氦原子,释放巨大能量。
    2. (2) 当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热水器垂直时效果最好。如图所示,为了达到最好的集热效果,从冬季进入夏季时可以将图中的角a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3. (3) 太阳能热水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是2平方米,每平方米每秒接受到的太阳能为1000焦耳,热水器中水的质量为100千克,垂直照射7分钟,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若不计一切热量损失,水温可以升高℃。
  • 1.  核能(原子能)是能源家族的后起之秀,它是指通过原子核的而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 1. 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物理学家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 . 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C .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D . 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
  • 1. (2024九下·金华开学考) 如图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它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请回答:

    1. (1) 其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核能又转化为,从而获得高温。
    2. (2) “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达1×1012W,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发电量达焦。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