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慈溪月考) 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 . 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 . 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 . 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 1. (2024·湖州模拟) 如图所示,一些电子设备维修时,维修人员需带上一端接地的静电手环,以防止人体所带的静电损坏电子设备。当人体由于(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负电时,静电手环与大地间的电流方向为(填“静电手环到大地”或“大地到静电手环”)。

  • 1. (2024·温岭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实验室团队创制了一种“鼻内口罩”。如图,将一种携带电荷的水凝胶喷洒在鼻腔内壁,形成保护层。保护层可以吸附带负电荷的病毒颗粒,并利用其中的有效物质将其灭活,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1. (1) 为了提高保护层吸附病毒的效果,水凝胶应携带电荷。
    2. (2) 气溶胶中的病毒在免疫学上属于(选填“抗体”或“抗原”)。
  • 1. (2024八下·余姚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 .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 .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 . 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 .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
  • 1. (2024·嘉兴模拟) 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了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1746年 - 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 (1) 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2. (2) 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
  • 1. 磁性水雷是一种用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炸弹。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水雷会被引爆,其依据是(   )。
    A . 海浪的作用 B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 1. (2024八下·海曙期中) 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 1. (2024八下·海曙期中)  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能探究同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B .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橡胶、石墨 C . 摩擦起电,是因为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
  • 1. (2024·舟山模拟) 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取油枪加油前,手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确保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电释放器可由普通玻璃制成 B . 身体上的静电是人体与衣服摩擦时创造的 C . 清除静电时,人手和静电释放器之间有电流通过 D . 清除静电后,人身体上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全部消失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摩擦会产生静电,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 ,从另一端撕开,撕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往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一现象表明细丝( )。

    A . 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 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