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东阳模拟) 2024年4月20日,乒乓球世界杯已经决出四强,林高远迎战张本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林高远的鞋底凹凸不平,有利于增大摩擦力 B . 林高远扣球时,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C . 乒乓球离开球拍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D . 乒乓球在水平桌面继续滚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和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 1. (2024·龙湾模拟)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0.10

    1. (1) 该实验通过来改变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
    2. (2) 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小龙推测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逆时针。请结合装置图和表格数据,解释小龙作出这一推测的理由
  • 1. (2024·温岭模拟)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滑块M、N被两块木板夹住,两木板用带螺母的“T”形金属杆连接,螺母可用来调节木板之间的松紧。

    【实验步骤】①调节螺母的松紧,使滑块M、N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②往滑块M上放置一定数量的砝码,直到滑块M恰好能下滑,记录此时砝码的总质量。

    ③将滑块M复位,分别将螺母往里旋紧1圈、2圈、3圈,重复步骤②。

    【分析讨论】

    1. (1) 实验中,通过来反映滑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 (2) 步骤③中“螺母往里旋紧”的目的是
    3. (3) 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使用砝码很难做到使滑块M恰好下滑,为更精确测量滑块M刚好下滑时的摩擦力大小,本实验可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由静止到运动的瞬间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同学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 1. (2024·杭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小金到滑雪场进行滑雪圈滑雪运动,小金的质量为M。滑雪圈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m , 滑雪场是一个高H , 长L的斜坡。

    1. (1) 当小金从滑道顶端一直滑到水平终点,在斜坡上的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 在水平轨道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 由此可知(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小金坐在滑雪圈里被电动机从斜面底部拉到了顶端,已知电动机的拉力F , 上坡过程中的机械效率是。(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
  • 1. (2024·义乌模拟) 小金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弹簧测力计自重,滑轮自身及与线的摩擦)。
    1. (1) 小金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牛。
    2. (2) 若物体A各表面光滑程度相同,小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大小关系实验时,把物体A竖直放置后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在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一时刻木块的运动情况为水平向左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 (3) 小金觉得这样测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易读数。小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改进如图丙所示。装置改进后小金拉长木板使之运动,当长木板向左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种类及拉长木板的要求分别是____。
    4. (4) 小金在验证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把与木块A相同的木块B叠放在木块A正上方。然后用力拉木板使其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超出量程,为帮助小金测出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老师提供了若干个重为3N的钩码,小金将它们连接到丁装置上,就测出了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小金的具体操作是
  • 1.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1) 实验过程

      ①如图甲,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放一块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在长木板上做运动,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结果。

      ②如图乙,在木块上放砝码,增大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结果。

      ③如图丙,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以增大接触面的,测出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记录结果。

    2. (2) 实验结论

      ①对比甲和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有关,接触面受到的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对比甲和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 1. 小科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接下来小科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 (1) 实验中小科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为了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 (2) 如果小科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3. (3) 小科要验证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图甲和图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对他的实验过程作出简要评价: 。
  • 1. 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 (1) 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2. (2) 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弹簧测力计 B的示数为2.8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若增大拉力,当A 的示数为4.5 N时,B的示数为N。
  • 1. (2024·富阳模拟) 小金同学想要比较X型和Y型两款登山鞋的防滑能力。鞋子防滑能力是指鞋子在没有滑动前,阻止鞋子向任何方向移动的最大力,即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会随着鞋子对地面的压力和鞋子与地面接触的粗糙程度增大而增大。小金设计的方案如下:

    步骤一:采购每款的登山鞋各三双,且都是崭新的;

    步骤二:每款各选一只鞋子,进行如图实验:分别将两只鞋如图甲、乙叠加后,持续拉动鞋子底下的木

    板,待鞋子稳定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进行对比;

    步骤三:每款都换一只鞋子,重复上述实验。

    1. (1) 按如图甲所示装置,向右拉动鞋子下面的木板。在此过程中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发生改变?(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2. (2) 步骤二中小温将两只鞋按如图所示叠加目的是
    3. (3) 设置步骤三的目的是
  • 1. (2024九下·临安模拟) 为更精确地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引入拉力传感器并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他将长、宽、高均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平放,拉动木板发现传感器示数不稳定,同时观察到实验中木块总有些摆动,获得数据如图乙.是什么引起了木块的摆动,进而引起摩擦力测量值的不稳定?小明继续实验,将同一木块侧放,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丙.


     
    1. (1) 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时,木板匀速直线拉动(填“需要”或“不需要”).
    2. (2) 分析图乙,第1秒末,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3. (3) 继续实验环节基于的假设是
    4. (4) 小明认为,本实验还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小科认为不正确,并从实验中找出了说服小明的证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