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海宁期末) 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 , 其中k为比例常数.又已知球的体积公式,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落地前最终都做匀速运动.
    1. (1) 雨滴落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受到的阻力.
    2. (2)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____.

       

    3. (3) 设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1. (2024·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已知A的质量是1kg,B的质量为0.5kg。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0N B . 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C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 D . 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0-1秒,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因此木块未被推动 B . 1-3 秒, 木块开始运动, 所受的摩擦力为300N C . 3-5秒,木块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5-6秒,小明停止推木块,但木块仍受到200N的摩擦力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每个钩码重5牛顿,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 . 5牛顿    0牛顿 B . 5牛顿    5牛顿 C . 0牛顿    5牛顿 D . 5牛顿    10牛顿
  • 1. (2024·绍兴模拟) 如图所示为我国生产的一款水陆两栖观光车,它既能在陆地上行驶,又能像船一样在水中航行。该车的总质量是12吨,空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四个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米2

    1. (1) 该车空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帕?
    2. (2) 在水中向前航行时(如图),该车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该车在水中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5分钟,此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80千瓦,观光车航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牛?
  • 1. (2024·湖州模拟)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实验室器材,组合成的监控水库水位的模拟装置,整个装置是由长方体A和B、滑轮组、轻质杠杆CD、台秤等组成。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OC:OD=1:2,A的高度为50cm,底面积4400cm2 , 重为550N,动滑轮重50N,B重300N,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 (1) 水位上涨到A的上表面时,A受到的浮力;
    2. (2) 在台秤的刻度盘上刻上反映水位的刻度,当水位下降时,台秤示数会,请说明理由
    3. (3) 当柱体A有五分之二高度露出水面时,台秤处显示的压力为多大?
  • 1. (2024·杭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 , 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 , 桶盖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1. (1) 由图乙可知,(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 (2) 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多大?(g
    3. (3) 4月1日入汛以来,广东珠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给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有人建议把小区塑料垃圾箱改造为洪水应急救生器,平时塑料垃圾桶,洪水来了应急可以当救生器来救生。总质量为2千克总体积为42立方分米的密封完好的装有几个抓环的塑料垃圾桶(垃圾桶被清空所有垃圾),可以让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刚好浸没水中而不下沉?
  • 1. (2024·义乌模拟) 小金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弹簧测力计自重,滑轮自身及与线的摩擦)。
    1. (1) 小金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牛。
    2. (2) 若物体A各表面光滑程度相同,小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积大小关系实验时,把物体A竖直放置后水平向左拉木块A使之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在某时刻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一时刻木块的运动情况为水平向左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 (3) 小金觉得这样测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易读数。小金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改进如图丙所示。装置改进后小金拉长木板使之运动,当长木板向左运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种类及拉长木板的要求分别是____。
    4. (4) 小金在验证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把与木块A相同的木块B叠放在木块A正上方。然后用力拉木板使其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超出量程,为帮助小金测出此时的摩擦力的大小,老师提供了若干个重为3N的钩码,小金将它们连接到丁装置上,就测出了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小金的具体操作是
  • 1. 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加一个拉力(F1和F2)使弹簧测力计静止且读数为3 N,如图所示。则两边的拉力 F1和F2的大小分别为( )

    A . 0N和3N B . 3N和3 N C . 3N和6 N D . 6 N和3N
  • 1. 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使它以大小为 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又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v1>v2。已知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F1可能大于G B . F2可能小于G C . F1一定大于F2 D . F1一定等于 F2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