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余姚模拟) 如图所示,将手电筒发出的发散光束竖直向下照射到空烧杯底部时,可观察到烧杯底部的一个圆形光斑(用虚线表示)。在其它条件不变前提下,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光斑形状是 ( )

    A . B . C . D .
  • 1. (2024·宁波模拟) 2023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碇步桥》灵感源自泰顺碇步桥。碇步桥是由高低不同的石磴铺设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方便人们行走,石蹬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厘米 B . 人在石蹬上行走时石蹬对后脚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 . 同一位置高、低石砼在水中倒影到水面距离相等 D . 人站在石蹬上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比真实的位置浅
  • 1. (2024七下·临平月考) 如图PQ 是甲和乙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O 点是一束光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通过O点的法线。

    1. (1) 图中表示折射角的是
    2. (2) 已知两种透明介质为玻璃和空气,其中乙介质为
    3. (3) 光线从CO射入,折射光线恰好从OA射出,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1. (2024七下·临平月考)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嵊州模拟) 2023年9月6日,全球首创的氢能源“智轨”电车(三编组) 正式亮相。“智轨”电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采用激光雷达感知技术获得安全防护信息。“智轨”电车(三编组)创新采用了70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还配备钛酸锂电池,用于回收制动能量,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智轨”电车部分参数如下表:

    (三编组即三节车厢编组)

    项目

    参数

    车重

    满载

    51吨

    最大载客量

    每节车厢100人

    共300人

    储氢罐

    每节车厢1个

    共3个

    车轮

    每节车厢4个

    共12个

    1. (1) 激光雷达感知是通过信号发射端向环境发射电磁波,然后信号接收系统接收到来自环境(选填“反射”或“折射”)回来的信号而获得车辆周边环境的信息。
    2. (2) “智轨”电车制动时,钛酸锂电池回收制动能量的过程是机械能先转化为电能,并最终转化为能贮存在电池中。
    3. (3) 若“智轨”电车(三编组)满载时,每个车轮接触地面面积为0.025m2 , 则电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帕。
    4. (4) 已知某燃油公交车(满载30人),平均油耗为30L/100km,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kg/L。若在相距18km的某两地之间启用“智轨”电车(三编组),替代10辆该款燃油公交车运送300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只考虑单程)
  • 1. (2024·嘉兴模拟) 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科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 (1) 水底的黑色影子是由于光的造成的。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其比鱼的实际位置(选填“深”或“浅”)。
    2. (2) 傍晚时,吹来一阵微风,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钱的原因是光的。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1. (2024·龙湾模拟)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图甲:改变小孔形状,是为了研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 B . 图乙: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 图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倾斜,可研究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规律 D . 图丁: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是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1.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度,是法线,光从(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 1. 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人在水面上看水下物体会感觉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一些,海市蜃楼等现象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