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乐清期中) 小山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白色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甲),这说明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

    1. (1)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如图乙),则白屏上其它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色光。
    2. (2) 产生光的色散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3. (3)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图丙),小山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理由是:

  • 1. (2024七下·余杭月考) 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是因为( )
    A . 没有光射到物体上 B . 光被物体全部吸收 C . 光被物体全部反射 D . 物体不能发光
  • 1. (2024七下·长兴期中) 我国古代在光学现象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

    1. (1) 墨子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甲。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原理。
    2. (2) 汉代,刘安就在《淮南万毕术》中谈到:“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乙是简易的的雏形。 (选填“显微镜”、 “潜望镜”或“望远镜”) 
    3. (3) 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现象,说明太阳光是一种(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 1. (2024七下·吴兴期中)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是紫光,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外侧,一段时间后示数会明显上升。(均选填“A”或“B”)

  • 1. (2024·滨江模拟) (物)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 . 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 . 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 . 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 . 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小科利用光路图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射向三棱镜 B . 观察水中倒影 C . 井底蛙看天空 D . 平行光射向凸面镜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将红、黄、蓝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凸透镜分别进行折射,则三次折射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1. (2024七下·长兴月考) 电子监控已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在白天和晚上都能监控摄像,在晚上这种监控摄像头能够摄像是利用了(  )
    A . 太阳光 B . 红光 C . 红外线 D . 紫外线
  • 1. (2024七下·长兴月考)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棱面,会发生现象,在另一侧的光屏上ab范围内将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带,a端将呈现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