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东阳模拟) 2021年12月9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课上水球实验引人关注,王亚平老师站在距离水球处,我们能看到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像。接着向水球内注入气泡,能清楚的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关于上述实验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没有气泡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且焦距 B . 注入气泡后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 注入气泡后,“正立”和“倒立”的像都是虚像 D . “正立”的像是光经过2次折射所成
  • 1. (2024·东阳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小金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小金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测出来蜡烛和像的位置以及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后,让蜡烛以的速度在桌面上沿着平面镜向右水平直线移动,像相对于蜡烛的速度是
    3. (3) 实验中,若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如图乙所示,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选填“亮”或“暗”);
    4. (4) 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
  • 1. (2024·浙江模拟) 2023年10月26 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一起在轨运行。飞船运行过程中,通过(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遥控中心进行信息传递。当空间站组合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 (2024·浙江模拟) 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产生视力问题。角膜塑形镜又名OK镜,常用于近视的矫正。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的原理是通过镜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其治疗前后角膜变化如图甲所示。小科利用水透镜模拟OK 镜治疗近视,如图乙所示。治疗前水透镜成的像在光屏侧;治疗后成像刚好落在光屏上。为了体现OK镜的治疗效果,小科的操作应该是(填字母)。

     

     A.向左移动光屏 B.向右移动光屏C.向水透镜中注水 D.从水透镜中抽水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亚运会期间承办乒乓球、霹雳舞比赛。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该体育馆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

    A . B . C . D .
  • 1. (2024·杭州二模)  如图甲所示是小金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小金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测出来蜡烛和像的位置以及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后,让蜡烛以1cm/s的速度在桌面上沿着平面镜向右水平直线移动,像相对于蜡烛的速度是cm/s;
    3. (3) 实验中,若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如图乙所示,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A' 较 (选填“亮”或“暗”) ;
    4. (4) 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
  • 1. (2024·杭州二模) 2021年12月9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课上水球实验引人关注,王亚平老师站在距离水球30cm处,我们能看到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像。接着向水球内注入气泡,能清楚的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关于上述实验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没有气泡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且焦距f<15cm B . 注入气泡后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 注入气泡后, “正立”和“倒立”的像都是虚像 D . “正立”的像是光经过2 次折射所成
  • 1. (2024·嘉兴模拟) 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科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 (1) 水底的黑色影子是由于光的造成的。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其比鱼的实际位置(选填“深”或“浅”)。
    2. (2) 傍晚时,吹来一阵微风,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
  • 1. (2024·拱墅二模)  小乐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计算得到的物距+像距(u+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物距+像距(u+v) /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像的虚实

    1

    60.0

    12.0

    72.0

    缩小

    实像

    2

    50.0

    12.5

    62.5

    缩小

    实像

    3

    40.0

    13.3

    53.3

    缩小

    实像

    4

    30.0

    15.0

    45.0

    缩小

    实像

    5

    18.0

    22.5

    405

    放大

    实像

    6

    16.0

    26.7

    42.7

    放大

    实像

    7

    14.0

    35.0

    49.0

    放大

    实像

    8

    12.0

    60.0

    72.0

    放大

    实像

    1. (1) 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v随u的减小而
    2. (2) 根据实验序号的数据,分析比较u和v的大小关系与成像情况,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u>v;通过其他数据的分析,亦可得出“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u<v”的初步结论。
    3. (3) 根据实验序号 1~8的数据,分析比较u+v 随u变化的情况,推测凸透镜成实像时,u+v存在最小值, 当u在(选填“16.0~18.0cm”或“18.0~30.0cm”)范围内可找到这个最小值。
    4. (4) 某次实验时,将蜡烛放在图示 P 点位置,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像。若切除凸透镜的阴影部分,再将上部剩余部分向下移动,直到下沿在 O 点位置,此时光屏上仍有清晰像,此像的位置在原来成像位置的(选填“上方” “下方”或“原处”)。
  • 1. (2024·拱墅二模) 如图所示,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其左侧放置一支燃着的蜡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若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右侧合适位置,光屏上会有蜡烛的像 B . 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会远离玻璃板但大小不变 C . 若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则蜡烛能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速像 D . 若将玻璃板倾斜,则无法观察到蜡烛的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