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上虞模拟)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图某同学将小球按A→F 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被光照亮部分形状来学习月相变化。以下四图中与上述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 如图甲,学习声音的传播形式时,观察水波的传播方式 B . 如图乙,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镜子前后放两根相同的蜡烛 C . 如图丙,学习地壳运动时,将两本书对放在一起相互运动 D . 如图丁,学习茎对物质的运输时,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 1. (2024·上虞模拟) 2023年11月4日,曹娥江城市人行桥正式开通启用。夜幕下,变幻的霓虹灯光秀,桥两边伴音乐舞动的喷泉,如添了一对翩然起舞的翅膀,加上流光溢彩的球幕,光影交错,让整座人行桥增添了梦幻色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霓虹灯内充入的主要是稀有气体 B . 音乐传入人耳在鼓膜处产生听觉 C . 喷泉过程中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 1. 小明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象棋及网格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象棋在透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a位置重合(如图甲)。随后又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到如图乙位置。有关本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图乙中象棋的成像位置是b B . 人眼应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这侧观察像的位置 C . 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 . 若将光屏放在a位置,象棋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 1. (2024·浙江模拟) 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20°

    30°

    40°

    折射角

    15°

    30°

    48°

    73°

    1. (1) 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入射角。
    2. (2) 做完第4次实验后,小宁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4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3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的扬声器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而运动, “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增大。

  • 1. (2024·浙江模拟) 根据如图所示的光线,虚线框内应填入的光学元件是

    A . B . C . D .
  • 1. (2024·嵊州模拟) 2023年9月6日,全球首创的氢能源“智轨”电车(三编组) 正式亮相。“智轨”电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采用激光雷达感知技术获得安全防护信息。“智轨”电车(三编组)创新采用了70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还配备钛酸锂电池,用于回收制动能量,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智轨”电车部分参数如下表:

    (三编组即三节车厢编组)

    项目

    参数

    车重

    满载

    51吨

    最大载客量

    每节车厢100人

    共300人

    储氢罐

    每节车厢1个

    共3个

    车轮

    每节车厢4个

    共12个

    1. (1) 激光雷达感知是通过信号发射端向环境发射电磁波,然后信号接收系统接收到来自环境(选填“反射”或“折射”)回来的信号而获得车辆周边环境的信息。
    2. (2) “智轨”电车制动时,钛酸锂电池回收制动能量的过程是机械能先转化为电能,并最终转化为能贮存在电池中。
    3. (3) 若“智轨”电车(三编组)满载时,每个车轮接触地面面积为0.025m2 , 则电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帕。
    4. (4) 已知某燃油公交车(满载30人),平均油耗为30L/100km,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kg/L。若在相距18km的某两地之间启用“智轨”电车(三编组),替代10辆该款燃油公交车运送300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只考虑单程)
  • 1. (2024·嵊州模拟) 小明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 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 v/cm

    12

    15

    20

    30

    6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越来越大 C . 当物距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D . 第5次实验后,在透镜和光屏间放一近视眼镜镜片,光屏要向左移才能成清晰的像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是“物理之美,光影呈辉”主题科普摄影大赛的作品《树荫下的日食》,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日食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 . 照片拍摄的当晚,当地天空中可能出现满月的月相 C . 树荫下的“日食”其实是太阳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树荫下的“日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 1. (2024·浙江模拟) 无人机现在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等领域。某款无人机整机质量为2kg,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
    1. (1) “在普通飞行模式下的噪音为 60分贝左右”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 (2) 无人机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某次飞行任务中,该无人机由地面飞至距地面高30m的空中进行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克服重力做功J。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