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明视距离:在适宜的照明条件下,能十分清楚地看清近处较小物体时,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称为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厘米。

    盲点:眼球的视网膜上视神经通过的地方没有 。物体的像落到此处时,人看不到物体。

  • 1. 眼睛的近点: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也就是晶状体最凸时,此时能看清的物点叫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的近点在离眼10~15厘米处。
  • 1. 眼睛的远点:晶状体表面弯曲程度最,也就是晶状体最扁时,能够看清的物点叫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
  • 1. 眼睛通过 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1)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晶状体变,对光的折射能力变,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2)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晶状体变,对光的折射能力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 1. 视觉的形成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经过 和 ,最后到达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透镜,使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上,形成物体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

  • 1. 眼睛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结构

    功能

    眼睑

    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眼睛,具有眼睛的功能




    眼球

    巩膜

    白色,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角膜

    眼球最外层,光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

    瞳孔

    在虹膜的中央,可调节进入眼里的光的

    虹膜

    瞳孔周围有颜色的一圈,可以调节的大小

    晶状体

    相当于一个透镜,能使物体的像成在

    玻璃体

    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整个眼球的内部

    相当于光屏,感光细胞丰富,物体的像成在其上

    视神经

    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传入大脑

  • 1. 折光系统: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能在视网膜上成

    (填像的性质)。成像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即相当于光屏。

    近视与远视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图所示。

    眼球的前后径或晶状体曲度,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近视眼患者的视网膜

    眼球的前后径或晶状体曲度,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远视眼患者的视网膜

    不管是近视、远视还是正常的眼,视觉的形成部位不是眼睛,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1. 如图所示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 . 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 . 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 . 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 1. 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如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

    A . ①和④ B . ④和⑤ C . ②和③ D . ③和④
  • 1. “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图中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