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舌头表面的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感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形成味觉)。
  • 1. 听觉的形成过程。(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放大并传导)→(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产生听觉)。
  • 1. 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可能感冒了,医生经诊断后开出处方。输液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妈妈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 (1) 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
    2. (2) 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没有痛觉好不好?说明理由。
    3. (3) 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这说明了。?
  • 1. 气味→刺激(产生信息)→嗅神经→大脑(形成)。
  • 1. (2024七下·义乌期中)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的调高耳机音量,提高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选填“鼓膜”或“半规管”)。
  • 1. (2024八下·余姚期中) 生物实验室常用镜观察细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 1. (2024八下·余姚期中) 在下列结构中,形成物像和视觉的分别是(    )
    A . 角膜和晶状体 B . 晶状体和视网膜 C . 晶状体和视觉中枢 D . 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 1. (2024·绍兴会模拟) 支原体肺炎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儿童为患病主体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

    1. (1) 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发热主要是低热,若体温在1天内持续处于38℃左右,说明人体内产热、散热(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 (2) 支原体肺炎盛行于秋冬季节,患者和健康人群可以戴口罩的方式降低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性。其中患者戴口罩是通过的方式来控制传染病。
    3. (3) 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可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患者肺部,则药物经血液循环第一次达到肺部时,要流经心脏(如图)的(选填字母)两个腔室。
  • 1. (2024七下·柯桥期中) 小金坐飞机时,经常要晕飞机。妈妈不停地和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减弱他不舒服的症状。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晕飞机主要是由于图中(填字母)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
    2. (2) 妈妈讲话的声音会引起小金耳朵中的振动。
    3. (3) 小金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有别于他人。
  • 1. (2024七下·柯桥期中) 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 . 热、大脑 B . 热、手上皮肤 C . 冷、大脑 D . 冷、手上皮肤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