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金东期中) 小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5厘米;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7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
    A . 35℃ B . 60℃ C . 68℃ D . 85℃
  • 1. (2023七上·金东期中) 如图所示,图甲为普通温度计,图乙为体温计。图甲的读数为。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可达0.1℃,精确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玻璃泡较大,因此受热膨胀时内部液体体积的变化较大,液柱上升更显著

    B体温计玻璃管径比较细,因此在内部液体受热膨胀时,液柱上升更显著

    C体温计有一段特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叫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被测物进行读数

    D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在沸水中消毒

    E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1. (2022·浙江期中)  某同学学习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后,深受启发,在家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做了甲、乙两个温度计。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温度计,利用瓶子装满红色煤油,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将两端开口的空圆珠笔芯(细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煤油中。在早晨、中午和傍晚的三个时刻,记录细管液柱的高度,画出记号,则中午所对应的刻度线是(选填“A”“B”或“C”)。乙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气温变化,这段液柱会左右移动。
    2. (2) 分析上述两种温度计的原理,哪个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原理最相似____。
  • 1. (2022·浙江期中) 小科做了以下三个实验,请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1. (1) 图甲中物体长度为
    2. (2) 图乙小石块的体积为
    3. (3) 图丙温度计的读数是
  • 1. (2022·浙江期中)  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科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4小时再用原体温计测量他的体温,则温度计显示的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 37.1℃ B . 37.6℃ C . 38.1℃ D . 38.5℃
  • 1. (2022·浙江期中) 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的对应读数是( )
    A . 36℃ B . 40℃ C . 56℃ D . 60℃
  • 1. (2023七上·台州月考) 小米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其中冰的温度是℃。其中水的温度是℃。

  • 1. (2023七上·杭州期中)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 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17℃,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 . 17℃ B . 20℃ C . 23℃ D . 19.2℃
  • 1. (2023七上·萧山期中)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7℃位置。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依次测三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38.5℃,第三次38℃.则( )
    A . 只有第一次正确 B . 只有第三次不正确 C . 只有第三次正确 D . 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也可能正确
  • 1. (2023七上·萧山期中) 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2℃ B . 小明的课桌高约为80dm C . 一个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200m3 D . 科学老师的身高是170mm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