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选填“上升”或者“下降”)
    2. (2) 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 (3) 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cm.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如图是一款“暖心熊自发热鞋垫”,它在冬季能起到足部防寒保暖的作用。请你估测“自发热鞋垫”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

    A . 10℃ B . 20℃ C . 45℃ D . 80℃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1m B . 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30kg C .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45dm3 D . 冬天时人的体温约为27.5℃
  • 1. (2023七上·金华月考) 下图是小科同学某次体检时采集到的信息,根据测量仪器所提供的信息填写:

    1. (1) 根据图 1 可知,小科的身高为
    2. (2) 根据图 2 可知,小科的体温为
  • 1. (2024七上·镇海区期末) 近年来,为鼓励绿色出行,支付宝小程序根据每天正常步行计数奖励虚拟能量,上初中的小科在暑假期间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正确的是( )

    A,小科走5000步的距离大约为10km

    A . 宁波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0℃ B . 小科的体重大约有1.5×10-4t C . 跑完1000m。小科的心率可达60次/分
  • 1. (2024七上·镇海区期末) 下列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物体长度 B . 测量水温 C . 测量液体体积 D . 测量硬币直径
  • 1. (2024七上·宁波期末)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 B . 科学课本的厚度约为10mm C . 普通人的脉搏约为70次/秒 D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0g
  • 1. (2024七上·宁波期末) 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 (1) 你判断保温杯保温性能好坏的方法是____
    2. (2) (填“甲”或“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
    3. (3)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下降的规律是:
    4. (4) 图中甲杯每隔1小时记录的数据依次为50℃、36℃、※、20℃,其中第3个小时的数据模糊不清,请你判断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____
  • 1. (2024七上·宁波期末) 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是科学中必要的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小科同学分别用A、B两种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刻度尺(填“A”或“B”)的测量结果更精确;B刻度尺的测量结果为cm。
    2. (2) 如图乙,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图A中,小科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改正错误后,小科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C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3. (3) 如图丙是小科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四个液体温度计(瓶子、细管材质、瓶内液体均相同)。同一个液体温度计的液柱移动到a、b两处时,所对应温度值的大小关系是:a处b处(填“<”、“=”或“>”)。将四个温度计分别放到四杯热水中,测量前细管内液面均在a水平面,测量后细管内液面均在b水平面,则烧杯内水温最高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