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初至茂屿①

    [明]沈九畴

    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

    山过雨声侵薜荔②,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我会选。分析: 。

    2. (2) 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我认为填 。 分析: 。

  •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屯田①词

    [唐]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②,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③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南天④泪如雨。

    【注释】①屯田:自汉代以后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安史之乱”后,中唐国势衰弱,边境多事,且军粮不继,依赖屯田。②沙碛(qì):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③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④望断南天:这里是希望渺茫的意思。南天:古人以为老天爷所在。一说指南边的故乡。

    1. (1)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常通过写人叙事来传达思想情感。请你梳理“屯民之事”,补充下列思维导图。

    2. (2)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往往蕴藏着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参考示例,探究本诗中的“隐身”叙事及其作用。

      “隐身”叙事探究表

      【知识卡片】“隐身”叙事是指作者不直接议论、抒情,主要以叙事、白描来展现褒贬态度。

      《卖炭翁》中的“隐身”叙事

      “翩翩”一词运用反讽,写出宫使的动作十分轻快,和卖炭老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苍老辛劳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的刁蛮跋扈,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更让读者明白,原来导致卖炭老人穷苦生活的,不仅仅是严寒的天气,更是宫使肆无忌惮的公开掠夺。

      《屯田词》中的“隐身”叙事

  • 1. 比较情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即诗歌是人心意的表达,请你结合诗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心意”的。
    2. (2) 有人认为,上述诗词在感情基调上的前后变化如出一辙,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出理由。
  • 1. 有同学搜集了两首课外宋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里,请帮助他完成赏析。

    【甲】忆秦娥·梅谢了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①。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②,冷烟衰草。

    【注释】①大梁遗(yí)老:中原父老、北宋遗民。②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乙】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宋]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诗歌背景:“靖康之难”后,词人开始南渡,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这两首词托物言志,都借助了这一意象表现词人的情感。时节,【甲】词中词人驻足梅下,遥望故国。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这片曾经肥沃繁华的土地如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一片的景象。曾经巍峨宏丽的故国宫殿,也只剩下冷烟衰草,表达了词人

    【乙】词言在此而意在彼,看似写他物,但又处处在写自身的处境与心绪,等字词深切地传达出词人逃难途中的心境。

  • 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送苏尚书赴益州

    [唐]郑 惟 忠

    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庭花如有意,留艳待人开。

    【乙】送别

    [唐]陈子良

    落叶聚还散,征禽①去不归

    以我穷途泣,沾君出塞衣。

    【注释】①征禽:远徙的大雁。

    1. (1) 【乙】诗为什么写“落叶”和“征禽”?
    2. (2) 如果从这两首诗中选两句,送给即将外出上学的好友,你选哪两句?简述理由。
  • 1. (2024七下·江安期中) 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注】

    【注释】明妃:王昭君,为维护汉匈关系,出塞和亲。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学校文学社正在编一本展现古代人物风采的诗集,根据本诗内容,其最适合编入的板块是(   )
  • 1. (2024八下·绍兴期中) 小初查阅资料时,无意间看到三句跟制作青团所需的艾草有关的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小初觉得这三句肯定出自《诗经》,但又说不清具体理由,请你结合《诗经》语言特点向她解释原因。

  • 1. (2024八下·绍兴期中) 阅读诗文,整理意象。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古诗文名句及表达的情感。

    意象

    代表名句

    表达的情感

    荇菜

    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

    芦苇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表达作者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桃花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落英缤纷。

      。

    子衿

    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

    表达思念之情。

  • 1. (2024七下·江油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

    芳林②逢旅雁③,候馆④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⑤。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①赊:遥远。②芳林:春日的树木。③旅雁:北归的雁群。④候馆:接待过往官员的驿馆。⑤槎:木筏。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赏析这首诗的颈联“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 1. (2024·内乡县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

    《乐府诗集》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⑤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1) 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试结合具体诗句,分别举出一例进行赏析。
    2. (2)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