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都模拟) 【“耕”的实践】某某中学推出特色劳动实践课程。一场春意融融的挥汗之旅正在开启。
    1. (1) 活动伊始,校团委决定写一份倡议书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

      校园春耕实践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学生开展农耕活动的好时机。为了①A.培养大家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B.增长同学们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C.鼓励大家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学校决定开展“春耕进校园”活动。

      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重视活动,绝不懈怠。“春耕进校园”实践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各位同学严肃对待,认真完成小组任务。不敷衍,不拖沓!

      二、科学种植,绿色环保。②

      三、团结协作,合作共赢。小组活动需要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希望大家不要在活动时推卸责任,也不能蛮干单干,要和组员认真商量完成。

      共青团某某中学委员会

      2024年3月5日

      ①句的顺序存在问题,请将语序重新调换(只写序号)。

      ②请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

      ③请用祈使句向同学们发起号召。

    2. (2) 到了观察植物阶段,学校请来了农技人员张叔叔帮助大家解决专业问题。大家将这段场景用剧本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菜地旁,黄瓜秧子耷拉着脑袋,一蹶不振的样子。同学们手足无措地站着。

      小江(激动地)快看,张叔叔来了,小黄瓜有救了。

      小江(拉着张叔叔的手,焦急地)您快帮我们看看,黄瓜叶子怎么都黄了?

      张叔叔①让我来看看。

      张叔叔观察片刻。

      张叔叔(笑着说)黄瓜应该是得了霜霉病。这种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叶面局部浅黄色、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或多角形病斑。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呈黄褐色、卷缩干枯,枝条生长不良。

      小江(紧张地)②

      张叔叔(指了指水壶)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密度过大,田间积水,肥水管理失当等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稍后我会为大家准备一些药物,定期进行喷雾防治就可以了。

      小江(如释重负地)好的,谢谢张叔叔。

      补全①处的人物神态和动作。


      补全②处的人物语言。

    3. (3) 在同学们撰写的心得体会中,一首《朝天子·咏黄瓜》得到了一致好评。请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谈谈这个作品受到好评的原因。

      朝天子·咏黄瓜

      黄瓜,黄瓜,

      身儿小汁儿多。

      花叶交错密麻麻,

      只有黄瓜精华。

      你吃了你喜,

      我吃了我爱。

      哪里去挑什么小或大?

      你看啊长绿了这根,

      长胖了那根,

      直长得青翠诱人罢!

  • 1. (2024·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第一,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第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第三,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第四,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在演讲结尾,他用中国古文“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选自中国政府网,有删改)

    【材料二】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节选自习近平《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主旨演讲)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 (2) 有位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阿夫不太理解“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意思,请你结合材料二和链接材料,简要讲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及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话的意图。

      【链接材料】词语解释:

      孤: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②孤独,孤单;③封建时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④辜负。

      举:①举起,抬起;②推荐,推举;③行,行事;④攻下,占领;⑤全。

      趋:①跑,快走;②趋向,奔向;③追逐,追求;④志趣,旨意。

  • 1. (2024·海安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三川汇文化产业(ID:schwhcy) 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8日,先后有16个省市发布了2024年春节假期旅游收入指标。相关数据显示,春节8天超长假期,多地文旅消费“热辣滚烫”,旅游收入再创近年来历史新高。按照旅游综合收入由高到低排序,广东、湖南、云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北京、福建和内蒙古等10个省市表现尤为突出,暂居全国前十序列。其中,广东省的旅游收入最高,达到了693.6亿元,其次是湖南省和云南省,分别为651.61亿元和637.40亿元,仅这3省旅游收入就占全国假日旅游总收入(6326.87亿元)近30%以上!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旅游收入也相对较高,分别为441.24亿元和437.6亿元。安徽省、河南省、北京市、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收入也超过了200亿元,也相当抢眼。

    【材料二】

    史上规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提前建设、提前开业;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便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搭乘热气球升空,可以俯瞰冬季白雪皑皑的松花江、欣赏两岸景色;“非遗”打铁花、驯鹿表演等接连不断……凡是游客想要的都“掏家底”满足,倒逼冰雪旅游创意出新,推动冰雪元素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和游客的每个项目体验中。

    冰雪大世界开园第一天,游客过多导致排队时间过长,一些游客无法玩到想玩的热门项目,退票事件登上了热搜。办理退票、连夜整改,及时处理获得不少网友的赞赏。随后,从推出免费往返的“地铁摆渡票”到增设游客温暖驿站,从提升餐饮和住宿行业服务质量到建立处置问题“不隔夜”机制, “冰城”游客逐渐增多,相关部门的服务也日益细致入微。

    随着冰雪旅游快速升温, “不下馆子不洗澡,不开破车满街跑,要有游客来问好,还给免费当向导”等风趣话语广为流传,传递着“冰城”人民的热情好客。 “当好龙江东道主,温暖助游八方客”“为游客让景、让路、让利、让爱”不仅是政府的倡议号召,更成为市民的自发行动。热门景区里,有志愿者为排队的游客送去暖心的姜糖水。街头巷尾,执勤民警第一时间处理旅客遇到的烦心事,为旅客提供咨询和帮助。出租车司机、小摊摊主、商场保安,人人化身服务员和导游。

     (人民日报 2024.1)

    【材料三】

    哈尔滨,是一种哺育了数代人的“天鹅”。据史料,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建都。 《辞海》将哈尔滨解释为“晒渔网的场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又将哈尔滨解释为“光荣或荣誉”之义;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哈尔滨"为女真语“天鹅”,因为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义是“天鹅”。这一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无论这来历如何扑朔迷离,它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中外文化,使哈尔滨之名越发迷人。

    哈尔滨,是一种一眼百年千态的建筑。20世纪20年代,得益于中东铁路,哈尔滨迅速成为东北重要的交通、流通中心,先后有20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与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商贸联系,一度是闻名中外的国际贸易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这座有容乃大的城市,是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欧陆风情浓郁的城市,一直烙着浪漫印记。 “尔滨”,可能只是他最普通的一个别称,它还有“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万国建筑博物城”这样的美称。

    哈尔滨,是一种压不垮的精神内核。在这片热土上,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挑战。100多年前, “闯关东”的祖辈,留下我们用不完的闯劲。80 多年前,流亡的东北作家写尽对故土的眷恋: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70 多年前,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我们的老一辈照样翻天覆地。是创造了“北大荒”变“北大仓”奇迹的城市,是曾经的“军工厂”,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城市,肩负“共和国长子”重担的哈尔滨,是一种值得感念的建设风潮,更是一种安心臂膀。

    哈尔滨,是一种回得去的故土。 “文学洛神”萧红在抗日期间流亡时,曾写下: “家乡多么好呀,土地是宽阔的,粮食是充足的,有顶黄的金子,有顶亮的煤,鸽子在门楼上飞,鸡在柳树下啼着,马群越着原野而来,黄豆像潮水似的在铁道上翻涌。”哈尔滨是一呼一吸间的妥帖、心安。在这里,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寻求同一种温暖。 (材料来自央视新闻)

    1. (1) 【读数据·见事实】根据【材料一】中的数据分析,用一句话提取主要信息。
    2. (2) 【找关联·析原因】【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3. (3) 【品城市·得启示】一座城市就是一本书。阅读【材料三】,你从哈尔滨这本书里读到了哪些新知?这对你以后出门旅游有何启示?
    4. (4) 【寻灵感·写文案】请你借助读以上三则材料捕捉的灵感,为自己的家乡写一段宣传文案。(可从大处着笔,也可聚焦名胜古迹、民俗文化、传统美食等。不少于100字。) 
  • 1. (2024·海安模拟)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 (1) 请你参照表格中示例,再设计一个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与目的

      系列活动一:“光影留痕”

      观看红色电影, 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系列活动二:“书信追思”

      品读红色家书, 触摸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系列活动三:“

    2. (2) 在“书信追思”系列活动中,小语作为推介者需要上台讲述关于革命先辈家书的故事。为了确保讲述效果,请你给小语提三建议。
  • 1. (2024·海安模拟)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各题。

    石匠劳作的歌声

    刘成章

    ①在辽阔的黄土高原,在我们的眼前,是一大片堆砌的石头。这些坚硬的石头、亘古不朽的石头,被一些强壮的陕北汉子相中了,他们决心向这些石头发起挑战,把它们雕琢成可堪使用的物件。

    ②与坚硬的石头相比,再粗壮的陕北汉子也显得太柔弱了。石头存在亿万年了,而他们只是这世界上几十年的存在;石头经历无数次的雨打风吹也依然完好无缺,而他们若不幸染恙,就有可能需要休息好几天。

    ③早在43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在一片苍茫中开山破石,建造成了石峁古城。今天,他们亲手开山破石,让无数高楼平地崛起,巍然峨然。他们从石层上开凿下重重的大碾盘,个人也能用铁钎把它揭起来。现在,随着轰隆隆的几声巨响,石头冲天而起,又纷纷撒落下来,若天女散花般落了一地。

    ④是他们,破开了石头,雕琢着石头。

    ⑤他们大都当过放羊娃。他们现在看见这些乱石,觉得每块石头都像绵羊,绵羊的耳朵好像还在动,绵羊好像还能发出咩咩的叫声。他们笑着摸了摸石头,要跟这些乱石作一次长长的对话,要让这些乱石为多彩的愿景添上最美的一笔。反正不管怎么看,他们都像一群艺术家。

    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建筑多是用木材作原料,亭台楼阁,秀气典雅。而在陕北,天旱少雨,木材稀缺,就因地制宜,砌筑粗犷的石窑、石墙、石路、石塔。除此之外,石头的物什举目皆是:石磨、石碾、石槽、石钵、石臼、石灶台、石凳、石桌;还有石头的艺术:石窟、画像石、摩崖石刻、石牌楼、石狮子。缘于这些,在黄土高原上,成就了一批好石匠。

    ⑦而现在,在眼前,是一片已被打成方形料石的世界。他们坐在石头上,每人一副铁锤和钢錾,进一步打凿石头。四近的草木,一滴露水也没有,全都昏昏欲睡。天上呢,无风,无云。烈日如火,炙烤着他们。

    ⑧“咣咣咣”的声音震响在山谷,他们在打石头。

    ⑨气出丹田,流转腕指,既用蛮力,又使巧劲,铁锤起落,石末四溅。料石上,该錾的錾掉,该留的留下,道道纹路,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不知何时,歌声起,一人唱,众人和。歌的节奏就是打石的节奏,严丝合缝。那是劳动之歌、旷野之歌。他们以歌声调节呼吸,调节情绪,消解疲劳,互相鼓舞。他们虽然性格各异,有的张扬,有的低调,有的幽默,有的不苟言笑,但他们都很自信,他们的心里都有一片滚沸的激情,他们都在凝神笃志地打凿着石头。

    ⑩在他们手下,石头在变化,石头在重生。他们的歌,是力量的张扬,也是信心的展示。

    ⑪他们的歌,越唱越响。山川、大地、树林、草木也跟着律动。当他们唱到最动情最亢奋时,仰头向天,物我两忘。这时候再看看他们吧,他们目不视手,他们的眼睛好像只是在望天望云;他们动作纯熟,游刃有余,完全成了盲打盲敲,但手下却锤锤都准确无误。他们唱着打着,打着唱着,越唱越忘情,越打越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⑫在铁锤和钢錾的伴奏下,在动听的歌声中,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泼了满地,也泼在石头上。

    (选自《人民日报》2023.8.16)

    1. (1) 石匠劳作的歌声有怎样的特点?
    2. (2) 有人说第④节、第⑧节没必要独立成段,你怎么看?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
    3. (3) 拟安排小组四人(男女各两人)合作朗读文章结尾一段,请你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人员分配等方面设计朗读(至少选择三个方面,有设计理由)。

      在铁锤和钢錾的伴奏下,在动听的歌声中,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水,泼了满地,也泼在石头上。

    4. (4) 结合本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一谈刘成章的“乡土情结”。

      【链接材料一】

      刘成章(1937 年-),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羊想云彩》《安塞腰鼓》《陕北剪纸》等。

      【链接材料二】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刘成章《安塞腰鼓》节选)

  • 1. (2024七下·长安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尚、风格。家风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的举手投足中,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家庭成员起着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家风好,家道兴;家风差, 贻害子孙,家庭必衰。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给家人提出了“自立、读书、清俭、行善”的八字家风,范氏后人代代恪守,

    出了状元、进士数百名。还有,像孔子的“诗礼庭训”、诸葛亮的“诫子格言”、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训》等,一直规范、鼓舞着后人立身处世、成长成才。其中的诸多精华,值得发扬光大。

    (选自《解放军报》2020 年 1 月 14 日,有删改)

    材料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什么意思? 当时的人有一个常规性说法,叫“天下国家”。意思是天下国家是一体的。怎么个一体法?天下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国家。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天下”的观念,要想拥有天下,必须把每个国家建设好。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呢?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要想把国家建设好,就先要把每个家庭建设好。家之本在身,每一个家庭怎么建设好呢?每一个人“建设”好了,家庭就建设好了。所以,其实孟子讲的是身、家、国、天下这四位一体的关系。从个人角度讲,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梦、家庭梦、国家梦结合在一起。从国家建设角度讲,就是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人民的幸福。把千千万万家庭都建设好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实现。

    (选自央广网 2018 年 2 月 15 日,有删改)

    材料三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几句简单的歌词,道尽国与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多次强调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千家万户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才能好。和睦的家庭、严正的家教、朴实的家风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我们应该告诉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青少年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希望。

    我给孩子讲革命先辈的故事,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虽然他现在还无法确切理解牺牲和奉献的意义,但我相信,让他尽早了解党史,感受英雄模范身上的浩然正气,有利于他在成长路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有责任把对党的忠诚根植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养、教育好下一代,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一代的血脉和灵魂,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 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故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文化基因。孩子从小听着爱国故事长大,日后才能心怀家国,从前人手中接下建设祖国的接力棒,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我们要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让孩子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选自《中国建设报》2020 年 9 月 1 日,有删改)

    1. (1) 下列有关家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谈谈怎样建设良好家风。
  • 1. (2024七下·长安期中) 小彦在设计朗诵活动的背板图时,需要一副表达礼敬先烈、慎终追远之意的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推荐给小彦。

    明月 敬英灵 流泪 怀先烈 含情 清泉

  • 1. (2024七下·潮州期中)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书信的人数越来越少,下图是河北省某校中学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内容(不得出现数字)。

      某校中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结果

    2. (2) 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 1. (2023八下·肇庆期中) 班级准备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拟写标语】同学们围绕着“自强不息”拟定了一则宣传标语,上联已拟写好,请你根据提示将以下六个短语组合成符合主题的下联。

      提示:逐鹿   勇赴   汗水   学海   滴滴   中原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大地

      下联:

    2. (2) 【欣赏校训】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下面的书法作品,请你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出校训的后四字即书法作品的后四个字

    3. (3) 【演讲比赛】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班委会决定举行以“学习保尔,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同学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名著中朱赫来保尔两位人物形象里分别提炼素材,帮他完善下面的演讲稿。

      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毅然扛起了革命重任 , 因为他有奉献精神;①,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②,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 1. (2024七下·深圳期中) 小龙在读完《骆驼祥子》后,想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将这组插图分享在朋友圈,但是这组插图的组合顺序不对,请你根据《骆驼祥子》故事内容告诉他正确的排序(    )
    A . DABCFE B . CBAFED C . BAFDEC D . ADBEFC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