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娄底模拟) 古诗文默写填空。

    在经典古诗文里徜徉,我们领略了王勃《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①”的壮丽景象;我们感受到了周敦顾的“② ,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领悟到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所蕴含的哲理;欣赏到了诸葛亮在 《出师表》中“”的高尚志趣。

  • 1. (2024七下·澧县期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诗言志,文抒怀。幽居孤寂时,赏读“”(王维《竹里馆》),感受明月陪伴的情趣;离家在外时,吟诵“”(岑参《逢入京使》),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颓废萎靡时,回想《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感慨人怎能不实现自己的价值!

  • 1. (2024九下·涟源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抒写了自己虽年老力衰,却仍然盼望着为国效力的初心;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  ”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诸葛亮《出师表》中“”回顾临危受命、效命蜀国的忠心;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则以”, ”来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 1. (2024·怀化模拟) 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 (1)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2) ,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5. (5)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6. (6) “奉献”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甘于奉献”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 1. (2024八下·新宁期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1. (1) 《关雎》中写美丽女子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好对象的句子是: , 。
    2. (2) 《蒹葭》中后人常用“ , ”来表达内心对伊人深刻的思念,而伊人芳踪却是遥不可及、难以追寻,只能借诗句遥诉心意。
    3. (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作者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
  • 1. (2024九下·涟源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抒写了自己虽年老力衰,却仍然盼望着为国效力的初心;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   ”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诸葛亮表》中“”回顾临危受命、效命蜀国的忠心;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则以”, ”来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 1. (2024八下·嘉禾月考) [以诗·言志]绽放青春离不开坚定信念。古人常以诗言志,为此,你班有同学收集了一些诗句给演讲词增色添彩,请你根据提示将语段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两句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官,报效国家的信念;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两句表明了自己奋不顾身,为国效力的信念;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以“”三句表达了自己想要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信念。

  • 1. (2024·长沙模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徜徉在山水间,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的任务。

    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甲】a.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来,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缀湖泊,蜿延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规划走向,却历经千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流淌。其间有鳞次栉比 , 有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①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完整的一篇交响乐曲。因其至容,【乙】。b.黄河走向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出太行,闯关夺隘,负重数千里。卸载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草原。这水量富足的广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灵。c.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王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②试想,只要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丙】。③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④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超过上百亿次左右了 , d.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水”能带给诗人很多灵感,在《醉翁亭记》中“① ,②”的名句表达了作者意不在酒,而乐在山水;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路过零丁洋,一语双关,用“③  ,④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孤苦。
    3.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甲、乙、丙三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方能顺势而动,让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让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万千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4. (4)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5. (5) 语段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 1. (2024·长沙模拟) 古诗文默写

    读诗文,可以领略山川之美:“① ”(王维《使至塞上》)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读诗文,也可以体味古人情思:杜甫面对破碎山河“②  ”(《春望》),见花落泪,听鸟惊心,表达对国运的忧虑之情。

  • 1. (2024·开福模拟)  古诗文默写

    4月27日,青一初三学子们进行了体育中考,大家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回望三年时光,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习了刘禹锡“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在李白“②”(《行路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召下,大家坚持不懈地训练,最终取得了佳绩。来自初三22班的小青同学在成长档案中引用李商隐“③”(《无题》)这两句诗表达对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的赞美之情。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