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

    祝你吃一点苦头

    [美国]约翰·罗伯茨

    ①每次的毕业典礼上,都会有演讲者来到众多踌躇满志的学子面前。他们几乎都会说着同样的一些话:“今天是个开始,不是结束,你们应当向前看。”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如果你们正在思考以后要走的方向,最好先知道自己此时的位置,并且要学会向后看,也就是回顾过去。如果回顾一下第一天来上学时的情景,你会想起,当时的你有一种孤独感。也许你还会想起自己有一点害怕和焦虑。可是你看现在,你的身边都是朋友,你对即将进入的新学校也充满了信心。

    ②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想到自己的变化,你也许会感谢在体育场上、在宿舍里鼓励你的朋友们。你的自信不是因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能成功,而是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你不再惧怕失败。真的失败了,你会爬起来再次尝试。如果你再次失败,也许就需要转而进行其他尝试。但是你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只是因为你的成功,而是因为你不怕失败。

    ③一般来讲,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者还会祝愿你好运,还有其他美好祝福。我不想那样说,并且会告诉你原因。在今后的一些岁月里,我祝你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那样你就能知道公正的价值。我祝你会受到别人的背叛,因为那样你就能懂得忠诚的重要。抱歉我这样对你说,但是,我祝你会时常有寂寞的时候,那样你就不会把友谊视为理所当然。再者,我祝你时常遇到坏运气,那样你就能意识到“机遇”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且会理解,其实你的成功不完全是应得的,别人的失败也不完全是应得的。你失败的时候,我希望你的对手时常对你的失败幸灾乐祸,这是你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的一种方式。我祝你有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这样你就能知道倾听他人声音的重要性。我祝你能遭受一点痛苦,那样你能从中学到同情心。不论我是否祝愿你,这些都是你将来一定会有的经历。你是否能从中得到收获,要看你从不幸中得到启迪的能力。

    ④你可能还希望演讲者能给出一些建议。演讲者能给你提出的最多建议,是让你活出自我。众口一词可能让你觉得有些老生常谈,但是你就是应该活出自我。不过你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人们对你说“活出自我”,是他们不希望你按照别人给你定下的标准生活。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无法活出自我,而且只有进行思考,你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没有意义。”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只管放手一搏”或许是一句有用的箴言,但是在考量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时,它就不是一句很好的箴言了。要想过上舒服的日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图舒服。我建议,无论你取得什么成就,都不要有居高临下之感。

    ⑥我给你的最后一条建议很简单,但是我觉得能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星期,你应当给一个人写一封信,比如写给你以前的老师,感谢他曾经给你的帮助和鼓励。不是电子邮件,而是手写信件,大约需要十分钟。写完后贴上邮票,寄给对方。一年下来,会有几十个人因为你的亲笔信而感觉到你是如此与众不同。

    ⑦大约五十年前,美国哲学家、音乐家鲍勃·迪伦作巡回演出期间,很是想念他四岁的儿子杰西,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杰西。这首诗充满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希望,诗中表达的愿望是美好的,是永恒的。 下面,我就以这首诗作为演讲的结束:

    愿上天的庇护与你同在,

    愿你的美梦都能成真。

    愿你与人为善,也获人相助,

    愿你造一把通往繁星的云梯,

    你可以攀登到每颗星星之上,

    愿你永远年轻。

    愿你长大后正直无私,

    愿你懂事后真诚善良,

    愿你永远知晓真理,

    所到之处都有光明照亮方向。

    愿你勇敢无畏,

    百折不挠,意志坚强。

    愿你总是忙碌充实,

    愿你脚步永远轻盈敏捷。

    愿你有一个坚强信念,

    暴风雨来临时,

    你的心中总是洋溢着快乐,

    愿你的歌曲永远为人传唱,

    愿你永远年轻。

    (本文为 2017年6月3日美国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新罕布什尔州卡迪根山中学毕业典礼所作演讲)

    1. (1) 本文的标题拟得好不好? 说说你的理由。
    2. (2) 作者开篇并没有给毕业学生送祝福,而是写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为什么?
    3. (3) 文章引用鲍勃·迪伦写给四岁儿子杰西的诗作为结尾,其目的是什么?
    4. (4) 演讲在技巧上注重语气、语调、重音、节奏、肢体语言等方面。请你对诗歌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演讲设计,并说明理由。
  • 1. (2024·襄州模拟) 湖北是一片红色热土,为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开展了以“探寻湖北‘红’”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小优准备在活动时为同学们朗读相关诗文,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
    A . 小优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jiāng)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qiáng)! B . 小优想读出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崇敬之情,他这样处理重音: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 , 第一流的 C . 小优希望读出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绵长隽永、深沉真挚的爱,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 小优想读出革命者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他这样处理节奏: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1. (2024·浦北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
    2. (2) 秋瑾作为一代巾帼英雄,她在词中说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读《满江红》这首词,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 1. (2024·曾都模拟)  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 . 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悬崖勒马    造谣中(zhòng)伤  恐吓(hè) B . 小雨希望读出生机勃勃的冰山雪原,他这样处理节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 . 小雨想读出迁客骚人的喜悦心情,他这样处理停连 (“⋁”表示停,“∧”表示连):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D . 小雨想读出渴望与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他这样处理重音:无与为乐者 , 遂承天寺张怀民。
  • 1. (2024·湖北模拟) 小明的朗读环节包括以下内容,请你选出其中处理不合适的一项(____)
    A . 小明注意到字的读音,他这样读加点的字: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lēi)归无计。管(qiāng)悠悠霜满地,人不寐(mèi),将军白发征夫泪。 B . 小亮想读出诗人心中的忧国忧民的情绪,这样处理节奏: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 . 小明希望读出海燕勇敢、敏捷搏击风浪的主体形象,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D . 小亮想突出革命者死而不已、除恶务尽的决心,他这样处理重音:此去泉台旧部,旌旗十万阎罗。
  • 1. 下列各项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唇焦口燥/呼不得 B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C . 可怜/身上/衣/正单 D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1. 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B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D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1. (2024九下·广州月考)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逗/星火原   赘/伤痕累累 B . /慷淋漓   咀/咬文 C . /众取宠   哮/根问底 D . 骗/堂大笑   驿路/络不绝
  • 1. (2024八下·廉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烟火

    吕峰

    ①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与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木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

    ②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小小的矮凳上。我坐在那儿,托着腮,看灶下熊熊的火,把整间厨房照得通红,而母亲瘦削的脸也淡淡地染上一层美丽的红晕。此刻,母子俩都没有说话,只有食物的香味,兀自在小小的空间里静静地回旋。

    ③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辛,母亲总是想尽方法改善生活。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非是在玉米饼中加点白菜或绿豆做成的馅儿,或是偶尔炒个糖豆,蒸个花卷。母亲每每为了哄我多吃一些,便带我做一些小游戏。现在回想起来,玉米饼如何下咽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而留在记忆深处的则是那缭绕在灶台前没法割舍的浓浓亲情。

    ④那时候,村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个灶间,有一个烟自通向屋顶。每当在野外割草或是放学回来,老远就会看到炊烟从村子里的一座座青灰色或红色的瓦房间袅袅升起。每当炊烟升起时,就会看见田埂上很多荷锄归来的人们朝着各自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对于孩童们来说,我们熟悉村子里的每一座房子,也熟悉每一个烟囱、每一道炊烟。透过炊烟,我们可以知道是谁家的母亲在做饭;透过炊烟,我们可以亲吻四处飘逸的饭香,咂巴着口水,生出对生活的眷恋和向往;透过炊烟,我们还可以懂得父亲的汗水怎样瘦了自己的筋骨,肥了田间的谷穗。灶台和烟火就是乡下人的日子,是乡情浓聚成的一道优美独特的风景线,也是乡亲们生活的希冀和灵魂。

    ⑤在我看来,烟火的味道也就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性的,缓缓上升,维系着整个村庄,也承载着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所以,有村庄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灶台,有灶台就有喜怒哀乐里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就是守着一份幸福,一份满足。

    ⑥一天天一年年,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背井离乡。可是,母亲却怎么也不愿意离走她居住的老屋。每次去看她,她总是蹲在厨房的灶台前,默默地给我们做饭做菜。生火以后,火势不够猛,她便用一根长长的吹管,对着灶下的柴火呼呼地吹气,火星子在灶下狂乱地飞舞。

    ⑦火势够猛后,母亲便在灶台上以亲情为味精,为她的儿子、儿媳与孙儿做丰盛的饭食。厨房狭小而局促,我常常被烟气呛得呼吸困难。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8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母亲做的饭,我会萌生一种自信、一种满足,那就是在生活这条路上,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不会再有饥饿感,会让一切都简单、平和、从容。

    1. (1) “烟火”陪伴着母亲经历了两个阶段。请分阶段概括母亲为“我(我们)”所做的事。
    2. (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②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不会再有饥饿感。(“不会再有饥饿感”的原因是什么?)

    3. (3) 朗读“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时,至少有两个地方要重读,你认为是哪两处?请简述理由。
    4.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背井离乡。可是,母亲却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她居住的老屋。

      (吕峰《烟火》)

      【乙】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请根据文段归纳中华民族母亲的崇高品质,并结合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写一段感言。

  • 1. (2024九下·随州月考) 小语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A . 小语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她这样读:最壮的是塞(sài)外点兵,吹角(jiǎo) 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tiǎo)灯看剑,那灯笼(long)上你不希望写  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B . 小语希望读出诗人郭沫若想象中美丽的时空,她这样处理节奏:远远的/街灯/ 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 . 小文想读出济南人对济南一圈小山的喜爱之情,她这样处理停连( “V ”表示 停,“ ∧ ”表示连):真的,济南的人们 V 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 小山,V 心中就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 D . 小文想突出诗人朱自清对春的喜爱之情,她这样处理重音: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