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随着演替进行植物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B . 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C . 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失,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 D . 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维持(R: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0

    P占同化量的比例(%)

    R占同化量的比例(%)

    棉鼠(恒温食草动物)

    13

    87

    红狐(恒温食肉动物)

    4

    96

    狼蛛(变温食肉动物)

    25

    75

    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

    58

    42

    A . 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等于P、R及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之和 B . P占比低,与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捕获食物的过程更不容易有关 C .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分配更多能量用于呼吸作用产热,因此R占比高 D . P与R的比例不仅随生物的生活模式改变,还受环境资源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有氧呼吸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研究发现,仅破坏CcO的单个蛋白质亚基,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变化,能量代谢异常,引发线粒体激活应激信号到细胞核,细胞核中促进肿瘤发展基因的表达量均上升,进而细胞表现出癌细胞的所有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CcO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破坏CcO后可能引起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B . 癌细胞代谢旺盛,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可能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 C . “核中促进癌变发展基因表达量上升”所说的基因主要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 . CcO功能的研究表明,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是细胞癌变的诱发因素之一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中国科学院欲探究西藏不同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物种数目分布情况,选取了西藏三个地区亚东乡(海拔2880m)、上亚东乡(海拔3350m)和帕里镇(海拔4300m)进行采样并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对三个测量位点土壤菌群进行调查 B . 可根据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 C . 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物种数目差异,与多样化的植物有关 D . 三个不同地区菌群物种数目差异较大,体现了群落结构垂直分层的现象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不带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射过细菌X的I、Ⅱ、Ⅲ、Ⅳ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Ⅱ组与Ⅳ组曲线增长趋势相近,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B . 比较I组与Ⅲ组曲线变化的差异,说明活化的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增长 C . 综合两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菌X生活在细胞内,且T细胞不能直接杀伤细菌X D . 可初步推测活化的巨噬细胞可能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T细胞,进而杀伤细菌X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针灸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异常、夜尿增多、多汗等临床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与上述症状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 B . 患者夜尿增多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C . 针灸时,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使Na+内流 D . 针灸可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肠道蠕动以改善便秘症状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先天性色素失禁症是X染色体上的Nemo基因失常所致,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个体细胞中只含有Nemo基因,则会导致个体病情严重,在胎儿期就会死亡,而杂合子症状较轻,因此患者通常为女性。某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该病患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儿子是Nemo基因的携带者,其含有的正常基因一定来自父亲 B . 可确定是该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儿子患病 C . 该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两条X染色体互换产生含等位基因的异常配子 D . 该夫妇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正常情况下,所生婴儿是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3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可生产出O2和乙酸盐。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光生成电子传递给负载在纳米线上的细菌,作为细菌固定、还原CO2的能量来源。该系统的光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人工光合系统的硅纳米线(阵列)相当于绿色植物的(答一种物质),该物质在叶绿体中的作用是
    2. (2) 有些光合细菌光反应的底物是H2O,而有的却是H2S,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光反应的底物应该是H2O,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若要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可以采用法进一步研究。
    3. (3) 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 (4) 已知该人工光合系统中将热醋穆尔氏菌和Au纳米团簇结合形成Au-细菌进行CO2的固定、还原,过程如图2所示。已知WLP通路是一种古老的碳固定通路,是Au纳米团簇。该细菌中的生命活动相当于光合作用的过程,该细菌相当于叶肉细胞中的(填具体场所)。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科学家对它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战胜抑郁。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 (1) 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5-HT需通过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

      ②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答3点)。

    2. (2) 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使人体产生愉悦的情绪。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如下图)。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

      ①激素甲的名称是

      ②关于郁症发病机理的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小鼠的HPA轴被过度激活有关,结合上图分析HPA轴过度激活的原因可能是

      ③运动干预可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是否可以作为药物H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H、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

      实验设计思路: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拟南芥是公认的模型植物,植物科研的“小白鼠”。拟南芥的果实为长角果,成熟时果荚会开裂并释放种子。科研人员就拟南芥果荚开裂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者利用T-DNA插入的方法,获得3个果荚不开裂的突变纯合体甲、乙、丙。其中突变体甲是T-DNA插入到M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M酶活性丧失。M基因由于T-DNA的插入突变为m基因,此过程是基因突变的依据是
    2. (2) 经检测突变体乙是T-DNA插入到E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E酶活性丧失;突变体丙的M酶和E酶活性均丧失。将上述突变体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一

      甲×丙→F1

      F1与F1'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乙×丙→F1'

      杂交组合二

      甲×乙→F1

      F1与丙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①由杂交组合一,(填“能”或“不能”)推出M、m与E、e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理由是

      ②让杂交组合二的F1自交,F2代表型及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3. (3) 现有另一突变体丁,其果荚开裂程度为中等开裂(介于完全开裂与不开裂之间)。经检测其M和E基因均正常,由另一个基因F突变成f基因引起;检测其开裂区细胞内M酶和E酶的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推测果荚中等开裂的原因是f基因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