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桂林模拟) 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中, 学习小组成员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 (1) 根据曲线图, 可知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2. (2)   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  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  点的溶液的  值为 点处溶液中溶质有 (填化学式)。
  • 1. (2024·桂林模拟)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滴加试剂 C . 测溶液  D . 过滤泥沙水
  • 1. (2024·桂林模拟) 一些物质的  范围如下, 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洁则灵  B . 柠檬汁  C . 西瓜汁  D . 肥黾水 
  • 1. (2023·平南模拟)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加热液体 D . 过滤
  • 1. (2023·平南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

    Ⅰ.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Ba(OH)2溶液

    BaSO4悬浊液

    电导率(uS/cm)

    3

    3921

    3273

    3

    Ⅱ.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 (1) NaOH属于(填“酸”或“碱”或“盐”) 。往其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时,溶液变色。
    2. (2) b点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c点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
    4. (4) 实验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按下图1所示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部分)如下图2所示。

      烧杯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A点后,随着稀硫酸的不断滴加,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但电导率始终没有增加到3921μS/cm,其原因是
    6. (6) 【实验结论】

      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

  • 1. (2024·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呈碱性,夏季温差大,阳 光充足,使得新疆种植的棉花表现出更突出的特点。采用新疆棉生产的纯棉毛巾,质地柔软,手感舒适, 色彩鲜艳,吸水性好,质量远优于其他普通毛巾。

    1. (1) 若要增强棉花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并使其叶色浓绿,可施加的复合肥是 (填一种,写化学

      式)。

    2. (2) 改良酸性土壤(含硫酸)可采用的方法是 
    3. (3) 区分新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采用  法。
  • 1. (2024·长沙模拟) 如图中 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 D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ℼ→”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 (1) 物质 D 的化学式:
    2. (2) 写出 B→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泡腾片的成分和原理产生了兴趣。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部分标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任务一】认识成分

    (1)碳酸氢钠(NaHCO3)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取泡腾片溶于水,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红﹐说明溶液pH________7(填“>”“<”或“=”)。

    (3)泡腾片溶于水时闻到“橙味”香气,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任务二】测定柠檬酸的含量

    (4)碳酸氢钠(NaHCO3)与柠檬酸(C6H8O7 , 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发生的反应为:3NaHCO3+ C6H8O7=Na3C6H5O7+3H2O+3CO2↑。该小组将4g泡腾片投入蒸馏水,反应过程中,相关测量数据如下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品牌泡腾片中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假设泡腾片中的NaHCO3完全参与反应,其他物质均不产生气体)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t4

    锥形瓶及瓶内物质总质量/g

    250.00

    249.68

    249.48

    249.34

    249.34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Ⅰ装置探究“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组成”。将8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废液,瓶内洛液pH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CaCl2溶液的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发生的反应为CaCl2+ Na2CO3= CaCO3↓+2NaCl B . b点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C . c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D . 该废液中含有CaCl2和HCl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