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顺义模拟)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胆汁(6.8~7.4) B . 唾液(6.6~7.1) C . 血液(7.35~7.45) D . 胃液(0.8~1.5)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曲线。

    1. (1) 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a点时,锥形瓶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锥形瓶盛有的稀盐酸,已知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u粉,过滤

    B

    鉴别KCl和K2SO4溶液

    取样,滴加Mg(NO3)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Cu粉中的铁粉

    加适量硫酸浸泡,过滤、洗涤、晾干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滴加液体

    蒸发

    测定其溶液的pH

    稀释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实验。
    1. (1)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①仪器C的名称是

      ②从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CO2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盐酸无需拆开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填标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CO2可制取Na2CO3 , 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兴趣小组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①碳酸钠的水溶液呈性。

      ②实验1、2、3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pH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编号是(填实验编号)。

      ④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填字母序号)。

      A.NaCl            B.NaOH            C.K2CO3               D.CaCO3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蜜蜂的毒液呈酸性,若被蜜蜂蛰了,涂抹下列物质可以缓解疼痛的是
    A . 食盐水(pH≈7) B . 肥皂水(pH≈10) C . 米醋(pH≈3) D . 唾液(pH≈7)
  • 1. (2023九下·揭西模拟)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 B . 向一定最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 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D . 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氢氧化镁固体
  • 1. (2023九下·揭西模拟)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液时挤出空气 B . 蒸发结晶 C . 稀释浓硫酸 D . 称量NaOH固体
  • 1. (2024·桂林模拟)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阳离子带正电荷, 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 .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 (2024·桂林模拟) 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中, 学习小组成员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 (1) 根据曲线图, 可知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2. (2)   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  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  点的溶液的  值为 点处溶液中溶质有 (填化学式)。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