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 , 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步骤2:关闭K1 , 打开活塞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②。

    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观察到A中溶液倒吸进入B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无色。

    1. (1) 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步骤3中,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中”这一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结束后,小乐进行如下分析,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

      a.步骤1后A中溶液pH<7

      b.将N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步骤3后B中溶液溶质一定有NaCl、CaCl2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 .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 . 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往往相似,则氦元素和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 . 金属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则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 1. (2024九下·山西模拟)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了关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该过程中有关仪器使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产物验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可用药匙代替坩埚钳 B . 氧气可以支持木炭燃烧 C . 将燃着的木炭放在集气瓶口 D . 酚酞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
  • 1. (2024·昆都仑模拟) 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转化为碳酸钠。现称取久置于空气中的某碱样品10.6g,将其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然后向其中液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该烧碱样品变质的程度为(填“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
    2. (2) 当沉淀刚好达到最大质量时,消耗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a等于200g,求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 1. (2024·昆都仑模拟)

    化学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甲、乙中,微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试管甲中的溶液显绿色,试管乙中的溶液显蓝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进行如下深究活动。

    (1)写出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一:为什么CuCl2溶液显绿色而CuSO4溶液显蓝色?

    【猜想与假设】①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有关;②氯化铜溶液显绿色与氯离子有关。

    【实验1】

    (2)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加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仍显蓝色,说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无关,而是与铜离子有关。

    【实验2】

    (3)取试管乙中的溶液滴加一定量的,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绿色,则猜想②成立。

    (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取试管甲中的溶液,(请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

    探究二:氯化铜溶液显绿色是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丝3】步骤I: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氯化铜固体5.0g置于小烧杯中;

    步骤Ⅱ:往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

    室温下的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下表(ρ=1g/mL):

    加入水的体积/mL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溶液颜色

    深绿

    墨绿

    墨绿

    蓝绿

    绿色

    深蓝

    蓝色

    蓝色

    浅蓝

    淡蓝

    (5)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实验室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来制取 , 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若将稀盐酸改为极稀盐酸结果又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有较多放出;猜想二:无放出,有新物质生成;

    猜想三:无放出,无新物质生成。

    【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用溶质质量分数0.050%的极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如上图所示,将纯碳酸钙和0.050%的盐酸混合,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再过滤

      玻璃管内液面不移动

      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滤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并蒸干

      有白色固体出现

      猜想二成立,有新物质生成的理由是:

      ③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填离子符号)

      ④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

      滤液变浑浊

      滤液中含有(填离子符号)

    2. (2) 实验①中,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继续用不同浓度的极稀盐酸做重复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实验室不能选用极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取样后测导电性

    B

    分离

    用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鉴别NaOH、三种浓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D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

    加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 . 单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 (2024九下·海口模拟)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称量 C . 稀释浓硫酸 D . 收集氧气
  • 1. (2024九下·南平模拟)

    为完成“研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翠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属于碳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主要用于生产催化剂、油漆、颜料、烟火、农药、电镀等。

    I.探究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条件

    【实验1】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 %CuSO4溶液50 mL、5.3 %Na2CO3溶液60 mL、不同温度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水浴温度/℃

    60

    70

    80

    固体颜色

    蓝绿

    翠绿

    暗绿

    【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取8%CuSO4溶液50mL、不同体积的5.3%Na2CO3溶液,在水浴加热下进行上图实验。结果如下:

    Na2CO3溶液体积/mL

    50

    60

    70

    固体颜色

    蓝绿

    翠绿

    蓝绿

    (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

    (2)为了使生成的碱式碳酸铜稳定,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反应体系的pH7(填“<”或“>”)。

    (3)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2设计中所用的水浴温度为℃。

    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条件,若要获得最佳实验条件还需进一步探究。

    II.实践反思

    同学们对实验中获得暗绿色固体颜色偏暗的原因进行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会生成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 + H2O+CO2↑,同学们猜想颜色变暗的原因与该反应有关。

    (5)验证猜想:控制反应条件与获得暗绿色固体的实验条件相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的试剂为,若出现的现象,则该猜想成立;

    ②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小红同学提出:取暗绿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若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则也能说明该猜想成立。你觉得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