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张北月考)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 浓盐酸有挥发性,则浓硫酸也有挥发性 B .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所以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向水面方向偏折 C .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D . 对物体做功,需要对物体施力,那么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该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 1. (2024九下·夏津模拟)

    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呈酸性。

    (2)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产物之一是H2O。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

    提出猜想:Ⅰ.该氧化物是CO2;Ⅱ.该氧化物是CO。

    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3)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讨论交流】

    (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拓展延伸】

    (5)为缓解蚊虫叮咬的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任选一种)。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完成实验探究。

    (1)实验一:在5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碳酸钠溶液。

    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化学式)。

    实验二:在5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稀盐酸。

    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

    【查阅资料】

    1.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若盐酸过量,生成NaCl、CO2和H2O;若盐酸不足,产物是NaCl和NaHCO3

    2.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作出猜想】

    (2)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

    猜想1:NaCl、NaHCO3和Na2CO3

    猜想2:

    猜想3:NaCl、NaHCO3和HCl

    猜想4:NaCl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3明显不合理,理由是,小华认为猜想4也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探究】

    (3)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溶液中含(写离子符号)

    实验2

    加入溶液,无沉淀产生

    猜想1不成立

    实验3

    加入溶液,有产生

    猜想2成立

    【交流反思】

    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碳酸锂(Li2CO3)是制备手机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Li2CO3 ,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提示:Li2CO3微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 (1) 投入锂辉石前一般先将矿石研磨成粉末,目的是,酸浸槽中加入适量的X,请写出X的化学式
    2. (2) 在酸浸槽和反应器之间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沉锂池中分离出的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用符号表示)。
    3. (3) 洗涤槽中使用热水洗涤碳酸锂的原因是,证明Li2CO3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写出具体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胶塞连接压强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足量)和稀硫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点溶液对应的pH小于C点对应溶液的pH B . 曲线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片表面有Al2O3薄膜 C . 曲线BC段压强变化趋势说明铝与稀硫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D . 曲线CD段压强减小说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在减少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 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味,所以用硝酸钠替换硝酸铵也有氨味产生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礼记•内则》有记载:“衣裳垢,和灰清”,描述的是用草木灰溶液清洗衣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向草木灰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B . 草木灰的水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草木灰水溶液不适宜清洗蚕丝制品 D . 草木灰去油污主要利用了其乳化作用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对物质的应用叙述不合理的是
    A .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 . 纯碱、洗洁精用于洗涤油污 C . 明矾用于降低自来水硬度 D . 碳酸氢钠用作灭火器里二氧化碳的发生剂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一份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钠、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 1.1g B . 2.2g C . 3.3g D . 4.4g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如图是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单质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分别属于X、Y、Z的是

    A . 氧气、氯酸钾、生石灰 B . 水、铜、苛性钠 C . 干冰、空气、氦气 D . 生铁、熟石灰、一氧化碳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